生姜种植技术
-
这几年,随着生姜连作面积的不断扩大,加上田间管理粗放,生姜病害也呈加重趋势,尤其是6月份以来,由于高温多雨,最容易发生生姜茎基腐病。最近,山东省平度市仁兆镇李华亮、吕常磊,莒县的于万泉等反映,他们那里种的生姜已经开始出现茎基腐病,寻求好的防治办法。现介绍如下: 一、发病症状 生姜茎基腐病发病初期,茎基部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渍状斑,逐渐扩大,叶片发黄,发病后期病斑环绕茎基部一周,导致茎基部组织逐渐腐烂。由于水分养分运输受阻,地上部主茎由上而下干枯死亡,叶片发黑脱落,呈枯萎状,湿度大时扒开土壤,在病部和土壤中可见...阅读详情
-
生姜栽培中常发生姜瘟病、姜螟虫、杂草三大危害,姜农多以化学药剂防治,成本高,防效差,而且产品污染重,严重威胁着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因而生产无公害生姜已成为姜农和消费者的迫切要求。笔者经过近几年的试验研究,摸索出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病虫草害科学防治技术。培育无病壮芽。精选姜种:选择姜块肥大、头部饱满、皮色有光泽、肉色鲜黄、未受冻、无病虫危害的健壮姜块作姜种,最好选用脱毒姜种。浸种处理:将选好的姜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者浓度为1:1:100的波尔多液浸种20分钟,预防姜瘟病。加强栽培管理。土壤处理...阅读详情
-
生姜根结线虫病俗称生姜癞皮病、姜蚧。近年来,该病已在山东的莱芜、莒县、安丘等地发生。随着生姜连作和大规模的种植,这种病有加重为害和扩大蔓延的趋势,并且在部分地区已上升为仅次于姜瘟病的第二大病害,对生姜的生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发病重的姜失去食用价值。一、发生:生姜自苗期至成株期均能发病,发病植株在根部和根茎部均可产生大小不等的瘤状根结,根结一般为豆粒大小,有时连接成串状,初为黄白色突起,以后逐渐变为褐色,呈疱疹状破裂、腐烂。由于根部受害,吸收机能受到影响,生长缓慢,叶小,叶色暗绿、茎矮、分枝小,自7月上中...阅读详情
-
近几年,仪征市大仪镇河北村农民采用莴笋、生姜、西瓜、青菜间套作模式,一般亩产莴笋2000公斤、生姜2000公斤、西瓜1500公斤、青菜500公斤,经济效益显著。现将种植技术介绍如下:一、种植方式净畦面宽2.7米,沟宽30厘米。11月中旬移栽莴笋,株行距25厘米×30厘米,每亩栽9000株左右。翌年4月下旬莴笋收获结束。5月上旬,在畦的两侧各种2行生姜,株行距18厘米×45厘米,每亩栽4000株左右;同时每畦中间空幅移栽1行西瓜,株距55厘米,每亩栽500株左右。8月中旬在腾出的西瓜幅中播种青菜。二、栽培要...阅读详情
-
无公害生姜种植过程中要按照一定的规程进行,产品要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莱州市现有生姜种植面积2000hm2,已被确定为省级无公害生姜生产基地。几年来,为适应国内外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减少生产过程中农药的使用量。降低产品的农药残留量,我们总结归纳出生姜从选地到收获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一、地块选择。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有机质丰富、pH值6-7的微酸性地块,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前茬地为粮田或大蒜田。要求地块周围3公里以内无“三废“污染源存在。姜田大气环境质量、灌溉水质、土壤均应符合无公...阅读详情
-
姜为无性繁殖作物,在长期的营养繁殖过程中,体内侵染并积累了多种病毒,导致产量降低、品质下降、抗逆性减弱,引发多种病害发生,每年给姜农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实现脱毒化栽培,可改善生姜品质,降低发病率,提高生姜的商品性和经济效益。1.精细整地,配方施肥。选择土层深厚、肥沃、通透性良好、微酸性的土壤,首先进行土壤消毒,深翻土壤并曝晒,使其风化疏松。亩施石灰100~150千克或敌克松1000倍液消毒。结合整地,每亩撒施优质腐熟农家粪肥2500~3000千克、复合肥20千克作基肥。2.精心选种,适期早播。选用高产、优...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