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种植技术
-
菌袋在室内培养期间要翻堆4~5次,第1次在接种后6~7天,以后每隔7~10天翻堆一次。翻袋时认真检查杂菌,及时处理。轻度污染只在菌袋扎口处或褶皱处出现零星点状或丝状的杂菌小菌落,没有蔓延的可用注射针筒吸取75%的酒精50毫升配加36%的甲醛30毫升的混合液,注射受害处,并用手指轻轻按摩表面,使药液浸入杂菌体内,然后用胶布粘住注射口。接种穴污染杂菌侵入接种穴,而菌丝还处于生长阶段,对香菇菌丝生长影响不太大的菌袋,可先用5%~10%的石灰水上清液,后用50%多菌灵溶液抹涂患处,但要避免涂到香菇菌丝。如发现死菌...阅读详情
-
采用二氧化碳(CO2)低氧杀虫法,能使香菇储存不受自然气候的影响,不生虫、不生霉、不变质,保证一年四季供应市场。一、用聚乙稀薄膜制作一个能密封的罩子,大小自定,一般可容5―10吨为宜。罩子成长方形,顶端留个检查口。堆放时将成件香菇袋口解开,堆成长方形或正方形。成堆分三层,底层为防潮剂,中层存放香菇,上层放吸潮剂,然后盖罩密封。二、排除罩内空气,充入二氧化碳气体,一般浓度达到60%左右,稳定24小时,可将虫全部杀死。三、通过检查口随时检查香菇的储存情况,测定二氧化碳浓度,酌情进行浓度控制。四、香菇经二氧化碳...阅读详情
-
菇木经过一夏一秋的精心管理,菌丝便进入成熟阶段,到了立冬前后便可起架立木,进行出菇管理。菇木菌丝发育成熟的标志是:菇木表皮与砍伐时无大差别,没有杂菌,树皮紧贴;用刀背或手指敲打,发出半浊或浊音;树皮松软,皮下木质部呈黄色或黄褐色,而且有香菇香味;用手指压树皮有弹性感觉,且感粗糙不平。并有瘤子形状突起,即为出菇的预兆,有时并会有少量香菇发生,俗称“报信菇”。此时,便可将菇木移到菇场起架立木,进行出菇管理。立木必须在常绿的树林中,没有常绿林也可采用人工棚以增加荫蔽度。减少阳光直晒。立木的方法是先插两根木桩,中...阅读详情
-
一、茶薪菇的科学采收及加工方法。1、茶薪菇的科学采收:当菌盖色泽由暗红褐色变为浅肉褐色,菌膜尚未破裂时为最佳采收期。若不能及时销售或加工处理,或对采收把握不准,则应提前采收。采收时要求整丛或单朵一次性采收,并除去菇脚。2、茶薪菇的科学加工及贮存:采收后的茶薪菇可直接销售或保鲜后销售,也可晒干、烘干后销售,茶薪菇干品易湿返潮,要用塑料袋密封保藏,存放于干燥处。同时,干菇盖易破,柄易断,因此,应存放在纸箱内。二、鸡腿菇的科学采收及加工方法1、鸡腿菇的科学采收方法:当子实体5-6成熟时采收,既对总产量影响不大,...阅读详情
-
在香菇的速生高产生产中,其配套管理技术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香菇的产量和质量。 一、发菌期的管理 将接种后的菌袋搬至培养室,室温控制在25℃左右,相对湿度在75%以下。在发菌期间,由于菌丝呼吸作用放出的热量会使袋里温度比袋外高2~4℃,发菌期间要注意防止温度过高,特别是中后期室温不宜超过25℃。15~20天当菌丝长至菌圈直径8~10厘米时,可将胶布由下向上揭开一角,使开口处朝下,以加快菌丝生长,同时进行翻堆与检查。接种后30~35天进行第二次翻堆。当菌丝长至两穴相接时揭去胶布,挖去菌种块。 二、脱袋至转色期...阅读详情
-
一是香菇覆土栽培采用自然转色、开放出菇、拉大干湿差、实行干湿交替的水分管理等技术,能使香菇菇体大、肉质厚、花菇量多。二是产量与常规法相比,可提高30%一40%。三是菌棒脱袋覆土后能自然转色,且不易感染。四是菌棒覆土后能充分利用和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营养,可省去每潮菇后浸泡菌棒补水的繁琐工序。具体方法如下:畦宽80―100厘米、深20厘米、长度不限,覆土的土壤每千克用80%的敌敌畏乳油1.25克、50%辛硫磷乳油10克、高锰酸钾1.7克、甲醛5克混合喷―次,覆薄膜密闭熏蒸24小时杀虫杀菌待用。把菌丝体达到生理...阅读详情
-
入冬后,气温下降,空气相对湿度低,管理上应以提高畦床温度、控制通风、保暖防寒为中心工作。针对不同菌株采取相应管理措施,中、高温型菌株在10℃以下几乎无望再出菇,此时每日午后结合短暂通风进行喷水,保持菌棒的湿润即可,使之顺利越冬。中温型或中温偏低型的菌株,在冬季不明显的省份仍有出菇希望,可根据气象预报,避开寒流,利用短暂气温回升间隙进行人工调节提高畦温,让其出菇。具体做法是:拆稀或清除顶棚覆盖物,罩紧膜罩,提高畦温,下午短暂通风换气,同时喷水保湿;每采收一批菇后,拉长养菌时间。下霜时空气相对湿度低,但早上不...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