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的段木栽培--立木产菇
时间:2022-12-20 15:17:47
来源:网络
浏览:196次
菇木经过一夏一秋的精心管理,菌丝便进入成熟阶段,到了立冬前后便可起架立木,进行出菇管理。菇木菌丝发育成熟的标志是:菇木表皮与砍伐时无大差别,没有杂菌,树皮紧贴;用刀背或手指敲打,发出半浊或浊音;树皮松软,皮下木质部呈黄色或黄褐色,而且有香菇香味;用手指压树皮有弹性感觉,且感粗糙不平。并有瘤子形状突起,即为出菇的预兆,有时并会有少量香菇发生,俗称“报信菇”。此时,便可将菇木移到菇场起架立木,进行出菇管理。立木必须在常绿的树林中,没有常绿林也可采用人工棚以增加荫蔽度。减少阳光直晒。立木的方法是先插两根木桩,中间架一根横木,横木离地60厘米左右(可视菇场湿度调节),然后把菇木斜靠在横水两边,呈“人”字形排列,菇木间距10厘米左右,架与架之间留一走道,以使管理和采菇。立木阶段,菌丝发育分化进入子实体阶段,菇木含水量和空气湿度都要相应提高。立木前菇木应浸水。浸水场所不限,只要水质清洁即可,侵水时间24小时左右,使菇水含水量达50-60%左右。立木后喷水每日少量多次,连续3-5天。空间湿度在80-90%之间。如外界条件适宜,不多几天便有菇蕾出现,在适温、适湿条件下,经7-10天便可采收。在出菇期间,加强水分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水分过干或过湿都不利于原基的形成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如遇久睛不雨,应视菇木干湿程度,每天早晚各喷水一次,造成一定的温差和湿差,以促进子实体的大量形成。每批香菇采收结束后,直至第二批菇蕾出现之前,应控制喷水,以养息菌丝。这样促、控交替,有利高产。若菇木过于干燥,影响出菇,可将段水浸入水温较低的水池或溪涧中12-24小时,然后取出集中一起,覆盖薄膜保温、保湿,每天通风一次,可促使菇蕾大量发生。在出菇期间,为了保持菇场空气流畅,还必须把段木周围的小灌木、杂草清除干净,注意小环境的通风、透光。春节前后,是冬菇发生季节,在管理上应注意做好段木的保温、防寒、防冻工作;立春到清明前后,是春菇发生季节,阴雨绵绵,杂菌孳生,在管理上要注意做好菇场四周开沟排水工作,并把段木排列距离适当加宽,以利通风去湿。如长期下雨,也可搭棚遮盖,防止段木过湿,减少烂菇及杂菌孳生。一般在清明以后,月平均气温达18℃以上,便很少出菇了。采菇结束后,应将菇木照原样堆叠起来,但由于菇木已耗去部分营养,木质没有原来那样坚韧,因而更要小心搬动。堆顶仍要覆盖。但不必翻动,让菌丝继续生长,以供下一个产菇年使用。段木栽培香菇,一般可产3-5年,头一年产量少,第二、三年盛产,以后逐年下降。段木香菇产量通常以每立方米菇木所产干菇数作为计算单位,一般每立方米段木可生产干香菇10公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