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笋种植技术
-
冬春季利用竹木结构的简易塑料拱棚加地膜覆盖等保护设施栽培反季节莴笋,上市期比常规栽培提早30~40天,每亩产量3500公斤左右,亩产值在3000元以上。选用良种 选择白皮鸭蛋莴、耐寒二白皮、紫皮香等品种。培育壮苗 9月下旬播种育苗,每亩大田需配置苗床15~20平方米,种子50克。浇足底水,水渗下后撒播种子,播后盖一薄层细土,上面覆盖麦秸或稻草,也可以用遮阳网浮面覆盖,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及时揭去覆盖物。菜苗2叶1心期间苗除草,苗距4~5厘米,并追施10%人畜粪水。合理密植 选择有机质丰富、保肥保水性好的黏...阅读详情
-
1.农业防治(1)实行轮作病地实行与百合科蔬菜轮作3年以上。(2)土壤消毒不能实行轮作的病地,可在春保护地拉秧后,利用三夏高温进行土壤消毒。方法是:先清洁出园,把病残体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每666.7平方米施石灰50―100千克,碎稻草或麦芋子500千克,均匀施在地表上;深翻60厘米,起高垄30厘米;垄沟里灌水,要求处理期间沟里始终有水,所以要不断的浇水;铺盖地膜,四周盖严;密闭棚室15―20天,使土壤20厘米深土温达50℃以上(最高温时),可杀死菌核。(3)选用无病种子从无病地留种。带有菌核的种子可用1...阅读详情
-
莴笋即茎用莴苣,其地上茎肉质脆嫩,味鲜美,可炒食、凉拌、汆汤、腌制等,是消费者喜食的蔬菜佳品。笔者经1999―2000年两年的栽培观察,现将栽培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一、存在的问题1.窜 生长中期肉质茎细长,叶片节间拉长,叶片薄而小,外皮厚而肉少,食用价值不高,易抽薹开花,这种现象俗称为“窜”。引起“窜”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四种:一是水分供应不足,土壤干旱;二是肥料供应不足,营养生长不良;三是温度过高,呼吸强度大,消耗养分多,干物质向食用部分的分配率低;四是浇水过多。2.裂口 在莴笋肉质茎膨...阅读详情
-
秋莴笋耐寒性强,适于贮藏。1.沟藏法供贮藏的莴笋可适当晚播,上冻前收获。采收前浇水,使土壤潮湿,第二天连根拔起,稍晾晒,叶片略蔫后集中直立放于阴凉处,预贮4~6天后将其贮入位于风障北面已挖好的沟中,码放时根向下,贴沟壁稍倾斜码成一排,用湿土覆盖其茎部后再码第二排,再覆土……,直至码满沟,其上覆盖一层土。前期气温高,覆土要薄;随着气温下降,土壤冻结,逐次加厚覆土层,其总厚度不超过30厘米。沟内温度如在0~-2℃,顶部叶片微冻、嫩茎不受冻,就能保持良好的贮效。如遇雨、雪要覆盖薄膜,以防水分进入其内,引起腐烂...阅读详情
-
莴笋采种通常采用秋季育苗大株采种和早春育苗小株采种,这两种方式经过种株越冬贮存和育苗移栽等环节,周期长、费工、产量低。近年来我们采用春季浅沟直播采种技术,使幼苗能在膜下浅沟中生长一段时间,代替了秋季育苗越冬贮藏和早春育苗移栽等环节,缩短了生产周期,简化了采种程序、降低了成本、并使产量稳定在80~120公斤,比大株采种产量50~70公斤增产了60%~70%,从而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因此,该技术值得在生产中推广应用,现将其采种技术总结如下。一、选地、整地莴笋是自花授粉作物,由于昆虫也可以进行异花传粉,有一定的...阅读详情
-
莴笋在不少地方已实现周年栽培四季供应。但栽培中植株往往易出现叶小数少、茎细节稀、嫩茎徒长窜高呈棍棒的先期抽薹现象,影响产量、降低品质。经总结近年来的生产经验,莴笋嫩茎抽薹窜高的原因及其有效控制措施主要有以下10个方面。1.品种选择不当莴笋品种较多,其适应性及对日照、温度的感应程度也不尽相同,往往早熟品种较中、晚熟品种耐低温性强而耐高温性弱,但对高温、长日照较为敏感。因此应根据栽培季节选用适宜品种。如春种夏收、夏种秋收的莴笋因生长在高温、长日照下,故应选耐高温、对长日照反应迟钝的中、晚熟品种;若用早熟品种就...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