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种植技术
-
平菇窄棚免喷高效栽培法集埋土栽培法和菌墙栽培法的优点于一体,使平菇的栽培管理更加简单,且品质优,产量高。其方法是:将采收第一潮菇的菌坯脱去菌袋,绕菇棚的四面土墙筑菌墙。菌墙外端用封口泥把菌坯与菌坯粘结起来,菌墙内全部用营养土填充,菌墙上筑一水槽,用于补水补肥。该法的优点主要有五条:①筑菌墙前,先让菌坯出一潮菇,用已收缩的菌坯筑成的菌墙不变形,不干裂,稳定性好。②菇棚四壁是挖出来的,结构完好,孔隙多,储水供水能力强,有利于调节菌墙内的水分平衡,补水多时,多余水分渗入棚壁储存起来,菌墙不会因水分过多而流水。补...阅读详情
-
平菇菌株,高、中、低三种温型兼备,严格来说,平菇并不存在反季节栽培问题。但现实问题是,中温型灰色产品和低温型灰黑色产品,菇品朵形较大、盖厚肉肥,受市场青睐:而高温菌株虽然也是灰色或灰白,但朵形多呈零散状态,将两者进行直接比较后,显然后者没有市场优势。因此,生产者投入栽培时信心不足。鉴于此,我们提倡,在高温季节既可生产高温型菌株,亦可生产中温型菌株,根据自身条件而定,灵活掌握。设施及设备要求:利用原有菇棚,进行彻底消毒杀菌并药物闷棚后,即可安排高温菌株的菌袋进入。采用水温空调栽培中广温菌株的生产,可即时进行...阅读详情
-
多年平菇栽培实践证明,春季温度异常大幅度突升或突降天气变化,可使同一气候区内,产生同一平菇气象病害,如管理不善,则1~7d内,平菇子实体出现大量萎蔫死亡现象,损失惨重。因此,研究食用菌气象病害,利用天气预报成果,制定有效的防御措施,对减少食用菌损失,提高种菇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典型个例及分析1.1典型个例个例1:1992年4月下旬,笔者刚刚到武都县东江食用菌厂担任技术指导,4月21~25日,阴雨相间天气持续,环境日最低气温5.5℃,日最高气温19.0℃,日平均气温12.8℃,菇棚内日最高气...阅读详情
-
一、蔗糖、碳酸钙磷酸盐混合液:蔗糖1%、碳酸钙1%、磷酸二氢钾0.1%。在菌丝布满苗床、子实体发生前使用。二、尿素、柠檬酸混合液:尿素0.5%、柠檬酸0.1%,用氢氧化钠调节pH至7。于第一潮菇采收结束后使用。在第二潮菇以后使用效果不好,反而会阻碍平菇生长。三、糖、尿素、柠檬酸混合液:蔗糖、柠檬酸、尿素各1%,调pH至7。与前二种营养液作用相同。四、乙醇、磷酸铵、维生素C液:乙醇2%、磷酸二氢铵0.1%、维生素C0.02%。在菇蕾期使用,能提高菇的品质,盖大、肉厚、柄粗。天气闷热时慎用,否则易发生死蕾、死...阅读详情
-
人工增温当菇棚内温度低于8℃时,平菇生长迟缓,在4℃以下时平菇生长受到抑制。为了保证平菇的正常生长发育,菇棚内的温度最好调控在10℃~20℃,采取人工烧火或其他加温措施,但加温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一定要排出菇棚外。合理增湿春季出菇期气温在10℃~25℃,适宜平菇生长,增加环境空气相对湿度85%左右,减少阳光直射,防止春末气温陡然升高形成高温高湿的出菇环境。根据气温的变化每天喷水1~3次,以保证菇棚内的湿度。但不宜喷水过多,菇棚内的空气湿度不宜超过95%。加强通风菇棚通风和保温相互矛盾,温度低平菇...阅读详情
-
平菇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栽培原料来源广泛,栽培技术简单、经济效益高的特点。近年来平菇生产在我县发展较快,但在生产中常因管理不善而产生各种非浸染性的生理病害,造成减产,直接影响平菇生产的经济效益。我们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总结出平菇生产中常发生的几种主要生理性病害症状及防治技术。一、菌丝徒长在平菇生产中,常因菌丝徒长而造成菌丝密集成团,形成老菌皮不出菇的现象。这主要是因菌种老化或在一级菌种转管时用气生菌丝进行转接造成的。生产中如果菇房通气不良,温度过高,薄膜覆盖时间过长也会造成菌丝徒长而不出菇。防治方...阅读详情
-
胜利油田蔬菜供应基地有关科研人员,经过多次试验,为获取平菇高产找到了一条新路子――移栽。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选好移栽菌床选择移栽菌床并无特别要求,只要是发菌正常、料面无杂菌感染、无虫害、干湿度符合标准,关健是没有出过菇的菌块或菌床,都可作为移栽的菌床。2.移栽技术要点先把移栽用的小铲或者小刀严格按常规进行消毒。然后选择生长密集成珊瑚状的菇蕾,用铲或刀在菇蕾周围1.5厘米处轻轻将菇蕾和基料一起挖出,注意,千万不要把菇蕾和基料弄散。在选好的移栽菌床上挖栽培坑,把挖出的菇蕾放入坑内,用手轻轻压实,使培养...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