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种植技术
-
一、菌丝徒长。在平菇生产中,常因菌丝徒长而造成菌丝密集成团,形成老菌皮不出菇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是菌种老化或在一级菌种转管时用气生菌丝进行转接造成的。生产中如果菇房通气不良,温度过高,薄膜覆盖时间过长也会造成菌丝徒长而不出菇。防治方法:加强制种管理,在子实体分化期,增加菇房通气量,降低菇房温度。栽培中出现老菌皮时,及时除去老菌皮,划破菌块、菌膜催菇。二、菌丝退化、萎缩。在发菌或出菇阶段菌丝变黄、变褐、萎缩死亡。这是因培养料碳氮比不适,或含水量过高,通气不良,菇房闷热等造成的。防治方法:调好培养料碳氮比,降低...阅读详情
-
该品种生活力强,适应性广,出菇整齐,转潮快,产量高,用阳畦栽培,头潮菇产量每平方米5.8公斤。菌丝生产快,洁白、浓密、粗壮,抗杂菌能力强,生长最适温度24~28℃。子实体形成最适温度18~22℃。菇盖贝壳形,淡褐色菌柄偏生,圆形、白色。...阅读详情
-
平菇一年四季均可栽培,但以高温季节栽培的平菇效益高。原因:一是夏季气温高,种植技术难度大,病虫害易发生,往往导致栽培失败。二是夏季平菇栽培总面积减少,总产量小,造成市场鲜平菇货源紧缺,价格上扬。根据我们食用菌研究中心多年来栽培实践证明,只要能把握好技术关,并采取一些必要的科学管理方法,栽培平菇仍能够获得高产、高效。现把其栽培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栽培要点1.1栽培场地要选择阴暗潮湿的地方在确保通风的情况下,出菇场地应选择阴凉(遮阴)、保湿及降温效果显著的场所,如陆地遮阴凉棚、半地下式阴棚、防空洞、地下...阅读详情
-
1.石灰:原料发酵时加入4%~5%的生石灰粉进行高碱处理,提高本身的抗病能力;菇房墙壁及菇架用浓石灰水处理;采菇后用石灰水上清液喷洒,利于防病和高产;局部木(绿)霉危害时,撒石灰粉于污染处,控制蔓延等。2.硫磺:菇房进料前用硫磺进行多点熏蒸消毒,剂量为5克/立方米。3.甲醛:菌袋局部受木霉等杂菌感染时,用2%甲醛溶液涂抹。4.漂白粉:菌袋局部染杂菌,可用10%的漂白粉水溶液涂抹;菇房(棚)壁、地面、床架等使用前用150倍漂白粉水溶液消毒。5.敌百虫:出菇前和采菇后,用90%敌百虫1000倍液喷洒,可防止...阅读详情
-
平菇栽培过程中,发菌成熟的菇床迟迟不出菇,或采过1~2潮菇的菇床,不再正常出菇的现象较为常见,其原因有以下几种:1.料温偏高。菌丝培养成熟的菇床,若无较低温度的影响,其料温下降的速度很慢。若料温高于出菇温度范围,则原基不易发生,这种现象在秋栽的低温型品种中最为常见。2.环境不适。菇床所处环境温度,高于所栽品种的出菇温度范围,或低于所栽品种的出菇温度范围,都会产生不出菇或转潮后不再正常出菇的现象。前者春、夏、秋季均会发生,后者多出现在冬季低温季节。3.积温不足。在低温下种植时,菌丝长期处于缓慢生长状态,虽然...阅读详情
-
平菇采收2茬以后,料面往往会出现严重干燥板结、透气透水性差、菌丝衰老无力等不良现象,从而延迟出菇时间,降低菇体产量,甚至不出菇。料面刮菌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有很好的增产效果。料面刮菌的方法:对板结严重、菌皮过厚的培养料面,可全面、薄薄地刮去一层衰老的菌皮。对轻微板结、菌皮较厚的培养料面,可用铁丝划出许多纵横的小沟,直至露出里面的菌丝。畦床栽培的,可用竹扫帚在床面上来回扫动,直至刮破老菌皮而露出里面的菌丝。袋栽的,可将两端的老菌丝刮去。刮菌对原基分化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可促进菌丝生长,一般10天后即有新...阅读详情
-
中、高温型平菇,适应春、夏、秋季栽培,如果秋季未出完菇,冬天不但不容易管理,且菇的质量也差,多数易出现高腿菇。解决的方法:菌种厂要根据季节,供应适应季节栽培的菌种,菇农买菌种时,要了解菌种的特性及温型,千万不要气温高时种低温型菇,气温低时种中、高温型菇。如冬天发现种的是中、高温型菇,或者秋季种菇未出完,冬天可以把菌筒放到最冷的地方,不要让其出菇,等来年春天气温适宜时再管理出菇,不但易管理,菇的形状也好,产量也高。...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