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种植技术
-
蘑菇褐斑病又名干泡病,分布较为普遍,在菇床上常有发生,为害很大。症状发病时多在菌柄、菌伞、菌褶上形成褐色斑点,并凹陷,蘑菇往往失去坚韧性,呈畸形。严重时蘑菇会腐烂。幼菇发病多变形,菌伞边缘呈锯齿状,或菌柄弯曲,有的形如蒜头,菌柄粗于菌盖。在大菇上发病时多产生局部的褐色斑点,病菇后期变干,革质化,在病部产生灰色霉层。与白腐病不同之处是病菇腐烂较慢,且不流出褐色黏液,也没有恶臭。在早期,白腐病与褐斑病症状相似。浸染循环病菌初次浸染源通常来自覆盖土,带菌土壤是主要病源。随后主要由于染病蘑菇上的病菌孢子随气流传播...阅读详情
-
要使蘑菇高产,必须适当追施肥料。根据实践经验,现将蘑菇追肥液的几种配制及使用方法介绍如下:1、菇根汤将蘑菇在采收、加工时切下的菇脚和碎菇等集中洗净,切成薄片,每公斤料加水1~1.5公斤,煮沸15分钟,取滤汁加水稀释到10~15公斤,喷蘑菇菌床30~40平方米。在出菇高峰使用,可使子实体肥厚和延长出菇高峰期。2、牛马.尿水取新鲜牛马尿,煮沸至泡沫消失,加清水7~8倍稀释,每隔2~3天喷1次,以喷湿床面为度。床面若有小菇,喷后再用清水喷1次,能促进小菇生长。3、化肥液用0.1%~0.2%的尿素溶液或0.5%的...阅读详情
-
疣孢霉病又称湿泡病、白腐病,它不仅危害蘑菇,也危害草菇、平菇、香菇、银耳、灵芝等。如不进行有效防治,则连年种植,年年复发,轻者减产40%,重者可造成绝收。一、危害症状该病菌只浸染子实体而不侵害菌丝体。生长发育中的菌丝能刺激疣孢霉孢子的萌发。第一茬菇发病,其传染源通常是覆土及旧菇架;后几茬菇发病则是由水、工具及人为操作再次传播而引起的。若在菇蕾形成期被浸染,其表现为正常菇蕾还未出现,而病菇就大量生长,形成一种马勃状组织的异形物,病菇一般比正常菇提前3~4天出菇;若在幼蕾生长期被浸染,病菇虽然能继续生长,但菇...阅读详情
-
2004年,我县在16个乡镇进行了冬闲稻田种双孢蘑菇的栽培示范,在晚稻收割后,以稻草等为主要原料经过堆制发酵作培养料,利用冬季的温光资源和稻田冬季空闲季节,露地栽培双孢蘑菇取得了明显的效益。澧县农科所农户陈业如是双孢蘑菇栽培示范户,一家4口人,2个劳动力,以前从未栽培过食用菌。他在经过澧县食用菌研究所的技术培训后,在自己的承包田里办起了双孢蘑菇示范点(占地面积67平方米,实栽蘑菇面积45平方米)。他于2004年9月5日开始用稻草发酵制作培养料,10月2日铺料播种,11月3日开始采菇,至12月4日采菇20...阅读详情
-
双孢蘑菇属低温结实性菌类,在18℃以下才产生子实体,最适出菇温度在16℃左右。因此,栽培季节多安排在秋冬季,并延续到早春。在由于各地的气候差异和地形小气候不同,可根据当地的气象资料来确定蘑菇的栽培时期。一般以当地秋季昼夜平均气温稳定在22~25℃时为播种期。由此往前倒推23天左右为培养料建堆日期,江浙一带为8月中、下旬,福建闽北为9月上、中旬,重庆地区为8月下旬至9月上旬。近年来,为防止播种时气温突然增高,以及病虫害的暴发,长江流域蘑菇种植区往往推迟15~20天建堆,即在9月上旬建堆发酵。...阅读详情
-
大棚内蘑菇的主要病害有:①“白腐病”又称褐腐病、疣孢霉病,是棚菇病害中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真菌病害。②“鬼伞苗”又名野蘑菇。虫害主要有菇蝇、蚊、线虫、螨虫等。怎样防治这些病虫害呢?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供大家参考:一、自腐病要想彻底消灭这种真菌并不太容易。但我们可以从“防”字入手,即把病害及早消灭在大发生之前。需要做到:1、培养料在菇房内二次发酵时,用通蒸汽法进行处理。具体做法是:用巴氏消毒法灭菌处理,温度保持在60℃左右,并持续6小时-10小时。2、覆土时用福尔马林(2千克/立方米...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