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菜种植技术
-
黄花菜属百合科,萱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传统的黄花菜繁殖方法有播种繁殖和分株繁殖两种,以分株繁殖最为常见。近年来,一种新的繁殖技术――切根分芽繁殖法获得成功。试验表明,切根分芽繁殖法具有提高繁殖倍数、降低生产成本、成活率高、花期早、花蕾多的特点,值得推广。现将切根分芽繁殖新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起挖母株。切根分芽,一年四季都可进行,以春秋季最适宜。首先把种植5年以上的黄花菜植株或密度过大难以间挖的植株完整地从土里掘起,抖掉根须及茎部泥土,去掉枯叶,按自然分蘖,把短缩茎用手掰成一个个单株。2、切根分芽。按照...阅读详情
-
黄花菜采用种子播种育苗,可在短时期内培育大量秧苗。方法是:在能结种子的品种中选择花薹粗壮、花蕾多、品质好、无病虫害的植株做母本,在开花盛期每苔留4~5个发育良好的花蕾,让它开花结果。其他花蕾仍照一般采摘,这样既对产量影响较少,又可使留下的果实有充足养分供应,让种子发育良好。待蒴果变黄褐色,顶端稍裂开,内部种子黑色坚硬时,把果摘下晒干,脱粒贮藏备用,可在当年9月或第2年4月播种。秋播的当年就能萌发冬苗,以后比春播的快。为了提高种子发芽率,播种前要把种子浸水1~2天,使吸水膨胀,容易发芽。在苗床上每20~25...阅读详情
-
一、黄花叶斑病由镰孢霉属病原真菌引起,是黄花菜的主要病害之一,又称“发灾”、“水瘟”等,是每年黄花菜发生最早的一个病害。为害严重的可造成全部枯死,无花可收。一般发病后都会减产30-50%。(一)发病规律病害发生主要与气候、栽培管理和品种有密切的关系,气候因子是导致发病与病害流行的重要原因。病菌随植株残体越冬,翌年3-4月随幼苗出土,气温回升,病菌即侵入嫩苗为害,若此时温度变化大或遇雨天,相对温度大,病害极易流行。从栽培管理方面看,栽植年限过久的地块发病较重,而15年以下的壮龄株抗病性较强;冬季培管工作做得...阅读详情
-
黄花菜又称金针菜,以肥嫩的花蕾供食用。其早、中、晚熟品种分别从5-7月开始采收。由于鲜品有毒,多进行干制加工。一、采收要求。黄花菜在开花前的4小时以内品质最佳。过早采摘产量偏低,加工后还会出现黑色;过晚采摘,花蕾开放则会影响产品质量。采收标准应掌握在:花蕾饱满,颜色黄绿;花苞上的纵沟已明显,蜜汁也显著减少时。二、贮藏特性。鲜品不耐贮藏。在0-5℃和95%以上的相对湿度条件下可贮藏1周。三、加工方法。黄花菜采后应立即进行干制加工。先经热烫杀灭细胞活性,然后脱水干制。杜绝采用硫磺熏制。其干制方法有两种:1、人...阅读详情
-
黄花菜为肉质根,肥沃疏松的土壤环境条件才能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因此,及时中耕非常重要。春季降雨,加之气温转暖,土壤容易板结,杂草容易滋生。应抢晴天及时进行中耕。可在1月下旬至2月上旬,趁春苗尚未出土之前,进行第一次中耕松土,先把冬季壅于株丛顶部的“客土”疏开,以利于春苗萌发出土。行间全面中耕10-13厘米深,疏碎耙平土壤,清除杂草。黄花菜出苗后,宜在晴天再进行3-4次浅耕。其中抽薹后的一次浅锄既能除草又能防旱,尤为重要。特别是北方雨水少时,天越干,越要勤锄草、勤松土,以利保墒,增强植株抗旱能力。...阅读详情
-
1、割去枯死苗黄花菜的春苗一般于5-6月抽薹,6-7月花薹不断增长并陆续现蕾。至9月上旬随花蕾采收完毕。花薹和叶片相继衰老枯萎。在秋苗萌发前及时割去已经枯萎的花薹和老叶,能减少水分和养料的消耗,促进短缩茎上腋芽的分化,有利于早发秋苗和增加分蘖数。枯萎的花薹和老叶需割去,割得越早越好,一般在花蕾采摘完毕就可马上割除。2、挖伏土挖伏土就是在割去薹叶后深翻土壤,为根系生长和秋苗萌发分蘖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搞好秋季翻土可为翌年黄花菜增产打下基础。黄花菜一经开始采摘,一般为40-60天,采摘时天天在行间行走,致使行...阅读详情
-
秋季黄花菜采收后,及进抓好田间管理,可为来年丰产打下基础,其管理要点是:深挖翻土秋季深耕翻土能加深和熟化耕作层,增强土壤的通透性,南昌市土壤肥力。深耕宜在花蕾采收完成后进行,宜早不宜晚。选择晴天土壤干燥时挖土,深度25至30厘米。切断皱缩衰老的根系,促进秋苗增生新根,对栽植3年以内的黄花菜,只可在行间深挖15至20厘米,以防伤根损苗。管好秋苗黄花菜的秋苗在10月发生,是一年中的第二次生长。通过秋苗生长和养分积累,以促进蘖芽形成,为来年春芽生长打下基础。结合深翻土壤,每亩地可施腐熟的人粪尿40至50担,或用...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