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种植技术
-
极早熟,超高产突破性组合,人工杂交一代,二叶开始结荚,叶片细小,长势强,主侧蔓同时结荚,双荚率、四荚率特多,荚长80厘米,最长达1米,品质超群,荚条嫩绿白色,无鼓籽,无鼠尾、商品性极佳,高抗三大病害,耐热、耐湿、种植不择土壤,适宜全国各地春夏秋三季栽培,亩产3800千克,最具有市场推广前景的豇豆新品种。可作早春保护地栽培(2―3月育苗移栽)。...阅读详情
-
印度豇豆(VignasinensisSariVar.)系豇豆属一年生热带豆科牧草,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为非洲、东南亚、拉美及美国南部地区的重要绿肥、牧草。我国南方各地从建国开始引种栽培,表现出适应性强、固氮能力强、饲用价值高的特点,是一种优良的一年生饲、肥兼用作物。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草食畜牧业的发展,该品种再度在福建,尤其在柑桔园以及龙眼、荔枝、枇杷等亚热带果品基地建设中广为应用。套种印度豇豆可培肥地力,保持水土,有效改善果园生态环境,提高果品质量,其饲草产量、营养价值...阅读详情
-
一、症状区分1、豇豆疫病症状:主要为害茎蔓、叶和豆荚。茎蔓发病,多发生在节部,初呈水渍状,无明显边缘,病斑扩展绕茎1周后,病部缢缩,表皮变褐色,病茎以上叶片迅速萎蔫死亡。叶片发病,初生暗绿色水渍状圆形病斑,边缘不明显,天气潮湿时,病斑迅速扩大,可蔓延至整个叶片,表面着生稀疏的白色霉状物,引起腐烂。2、豇豆细菌性疫病:症状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茎和荚。叶片受害,从叶尖和边缘开始,初为暗绿色水渍状小斑,随病情发展病斑扩大成不规则形的褐色坏死斑,病斑周围有黄色晕圈,病部变硬,薄而透明,易脆裂。二、发病原因1、豇豆...阅读详情
-
“伏歇”现象:在生产中豇豆第一次产量高峰过后,不能迎来第二个产量高峰,这种现象在露地生产时一般出现在伏天,所以称为“伏歇”。原因:一是播种过晚。第一个产量高峰期过后,抽出一些花枝没有多少荚,生长受到抑制,不可能出现第二个产量高峰。二是第一个产量高峰期大量消耗了养分,肥水补充不及时,造成脱肥脱水,植株早衰,不能发出较多的新枝,结果也就停止了。三是植株生长过程中,由于整枝摘心不及时,发出的侧枝少,缺少二次结果的基础。避免措施是:针对以上原因,要做到适期播种,施足底肥,及时足量追肥,同进要做好整枝摘心工作。...阅读详情
-
豇豆耐高温喜光,较耐旱不耐涝。菜用豇豆选用优质长蔓品种,长蔓豇豆荚嫩,肉质肥厚,生长期长,产量高。市场常见的品种有优豇一号、优豇二号、优豇三号、优豇四号等。一、播种育苗豇豆根系再生力弱,栽培上多采用直播。露地播种育苗为3月下旬,直播为4月中旬。每亩用种量2.5公斤。当温度回升到20℃以上时播种,以提高发芽率。直播时,一般按株行距25―30厘米×65厘米穴播,播种深度2厘米左右,每亩3000―4000穴,每穴3―4粒种子,出苗后间去弱、小、病苗,每穴留2―3株。早春播种后要覆盖地膜并搭小棚,一般4天即可出苗...阅读详情
-
豇豆煤霉病又称叶霉病、叶斑病,分布广泛,在夏秋季节常普遍发生,为害严重。病重时病叶逐渐干枯脱落,病株叶片瘦小,植株早衰,采收期缩短,鲜荚产量降低,已成为长江流域豇豆丰产的重要障碍。病菌除侵染豇豆外,还为害菜豆、毛豆(大豆)、蚕豆、扁豆、绿豆、红小豆、豌豆及刀豆等多种豆科作物。1症状识别主要为害叶片,病害严重时藤蔓、叶柄及豆荚也能被害。幼苗期与成株期的嫩叶不易发病,成熟叶易被感染,田间病害自下向上扩展蔓延。病斑初起为不明显的近圆形黄绿色斑,继而黄绿斑中出现由少到多、叶两面生的紫褐色或紫红色小点,后扩大为直径...阅读详情
-
在华南地区,目前秋冬季种植豇豆已较为普遍,由于秋冬季经常有干旱、寒冷等较为恶劣的天气出现,培育壮苗是豇豆秋冬季栽培能否高产的基础。若想培育出健壮的幼苗,就要在种子处理,育苗管理等方面多下功夫。一、选种晒种干籽直播的,按每亩用种子2~3公斤;育苗移栽的,每亩用种1.5~2公斤。为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保证发芽整齐、快速,应进行选种和晒种。剔除饱满度差、虫蛀、破损和霉变种子,选晴天在土地上晒1~2天。二、浸种播种把晒好的种子放入温度保持在25~30℃的水中,浸泡2~3小时,然后沥干水分即可播种。由于豇豆的...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