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玉米种植密度?玉米种植密度对照表

时间:2024-06-18 01:05:58 来源:网络 浏览:1056次

如何判断玉米种植密度?玉米种植密度对照表

 是玉米高产的基础,进一步提高品种耐密性和种植密度是提高玉米单产的关键。我国高产玉米新品种更新迭代过程中,玉米株型也逐渐从平展型演变成紧凑型,品种的耐密性明显提高。密植增产得益于通过改良叶夹角、雄穗大小等性状,改善玉米群体冠层结构,增强群体的通风透光性、有效叶面积指数,从而获得较高的群体光合和合理的冠层光辐射分布,显著提高玉米群体光合效率和干物质积累效率。玉米密植后,群体内通风、透光降低,抗病抗逆能力降低,更易发生倒伏,个体生理和形态也会发生变化,对有限光温、水肥的竞争加剧。结合当前农业生产实际,并不是所有玉米品种适合密植,同时也应警惕耐密植品种栽培管理措施不当的弊端。

 

不同的玉米品种,都有其适宜的播种密度,而适宜的播种密度,又受水肥供应、气候特点、播种时期等影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很多种植户所有品种采用一种种植密度,严重影响玉米增产增收。

 

1.根据品种特性确定种植密度

 

植株高大,叶片数多且平展,群体透光性差的平展型品种,种植密度宜稀。植株较矮,叶片上冲,株型紧凑,群体通风透光好的紧凑型品种,适宜密植。不同株型品种的合理密植范围如下。

 

(1)平展型品种一般应控制在每亩3000~3800株。

 

(2)半紧凑型品种一般为每亩3500~4000株。

 

(3)紧凑型品种一般为每亩4000~5500株。

 

种植经验:生育期长的品种宜稀、生育期短的品种宜密;平展型品种宜稀、紧凑型品种宜密,高秆品种宜稀、矮秆品种宜密;茎秆松软品种宜稀、茎秆坚硬品种宜密,大穗型品种宜稀、小穗型品种宜密。

 

2.根据土壤肥力和施肥水平确定种植密度

 

土壤肥沃、施肥量多时,可适当密植;土壤肥力较低、施肥量少、种植过密会导致植株营养不良,空秆率高,植株早衰,结实性差,产量降低。因此,应掌握“肥地宜密,薄地宜稀”的原则。

 

3.根据灌溉条件确定种植密度

 

玉米是需水较多的作物,密度增大后,需水量增多。灌溉条件好的地区,可适当密植;干旱和灌溉条件差的地区,种植密度宜稀。因此,应掌握“旱地宜稀,水浇地宜密”的原则。

 

4.根据当地气候和土质条件确定种植密度

 

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的地区,种植密度宜大;气温较高,昼夜温差小的地区,种植密度宜小。玉米根系发达,消耗氧气较多,透水透气性较好的沙壤土比黏土种植的密度稍大一点,每亩种植株数可增加300~500株。

评论
评论
发 布

《如何判断玉米种植密度?玉米种植密度对照表》内容对您是否有用,请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