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保护地栽培的黄瓜苦味

时间:2023-03-17 19:10:54 来源:网络 浏览:202次

近年来,随着保护地黄瓜栽培面积的逐渐扩大,许多种植户反映:早春保护地栽培的黄瓜根瓜普遍有苦味,严重影响保护地黄瓜的经济效益。

  黄瓜苦味的发生,是由于黄瓜的植株含有一种叫苦味素C(C32H50O8)的物质,这种物质不仅存在于植株体内,而且也存在于黄瓜的果实内。苦味素C在同一果实的不同部位其含量不同,一般近果梗部分的苦味浓,而果顶端部分苦味淡或无苦味。黄瓜品种、生长条件、植株营养状况、生活力的强弱等均影响黄瓜苦味的发生。当氮素多、温度低、日照不足、营养不良以及植株衰弱多病等生育不正常时,苦味素易于形成和积累,因此在栽培上应设法使黄瓜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平衡进行,是防止黄瓜苦味发生的根本措施。 

1、黄瓜苦味的遗传性及预防 

黄瓜发苦的遗传性受显性单基因Bi控制,苦味大小的程度受修饰基因Mo决定。bibi不苦;Mobi微苦;MoBi、Bibi和BiBi苦味浓,采种时有苦味的黄瓜不应留种。就目前现有的黄瓜品种资源来看,*没有苦味的黄瓜品种是不存在的。因此在栽培上,应选择苦味稍轻的黄瓜品种种植。

2、栽培措施对黄瓜苦味发生的影响及预防

a.温度 当气温或地温低于13℃时,细胞渗透性降低,养分和水分吸收受到抑制,黄瓜易出现苦味;另外当棚温高于30℃,且持续时间长,致使叶片同化功能减弱,光合产物消耗过多或营养失调黄瓜也会出现苦味。因此,应尽量增加保护地设施的增温保温性能,调节好温度,避开苦味形成的温度界限。 

b.水分 黄瓜的栽培管理应视植株的生长状态和生态特点,及时供给其生育所需水分,以保持植株组织的膨压、植株体温的稳定及生化反应的顺利进行。浇水应做到少量多次,水温不可过低,应尽量采用膜下软管微灌技术,严防因植株体内水分的亏缺而间接影响酯酶的分解,以避免黄瓜苦味素C的形成,并在干燥条件下进入果实。特别应注意的是定植后蹲苗不应过度,否则根瓜易苦。

c.营养 在生产上要防止氮肥施用过量或磷、钾肥不足,特别是氮肥过量很容易造成植株徒长;随着植株的不断生长,应增加氮肥施用量,在开花结果期应平衡施肥,氮、磷、钾比例为5:2:6,同时应配合根外追肥。①叶面喷施稀土微肥:苗期、始花期、幼瓜期各喷1次,可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提高含糖量1—2个百分点。②叶面喷施尿素液:在盛花期和盛果期每公顷用尿素7.5kg加水2250kg拌匀后喷施,不仅能增加黄瓜产量,还能改善黄瓜品质,尤其是甜脆度明显提高。③叶面喷施细胞分裂素:在黄瓜花期前后喷2—3次新型分裂抗生素通微1号,能使黄瓜增产25%以上,提高坐果率30%左右,提高含糖量1—2个百分点,而且还能改善黄瓜品质。 

d.密度 定植过密,光照不良,光合作用减弱,干物质积累少,会导致黄瓜苦味加重。目前,保护地黄瓜的栽培密度一般为5.55—6.30万株/hm2,这就必然存在前期苗小、苗稀浪费地,满架后又因植株繁茂相互遮荫,造成光照不足,遇阴雨天则大量化瓜,病害加重,产量未达到高峰就回落下来,难以实现丰产丰收。为此保护地黄瓜栽培应采用早期密植,后期稀植的栽培方法,即普通株距26—30cm,行距60cm,现按15cm株距定植,在同一垄上的第3、6、9……株不上架,当长到12—14片真叶时掐尖,使其迅速结瓜,主蔓瓜采收完后拔掉;第2、5、8……株上架,当植株长到1.2—1.4m高时掐尖,使其加快结瓜,当主蔓瓜采收完后也拔掉。这样栽培,早期产量提高近1倍,而且余下的1、4、7……株的株距将增大到45cm,极大改善了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坐瓜率、产量和抗病能力,同时也减少苦味瓜的发生。 

e.伤根 在分苗、铲耥、土壤过旱时易伤根,而使黄瓜苦味加重。生产上播种应用沙盘播种,起苗时尽量少伤根,分苗应用塑料营养钵或纸口袋,栽培上应尽量采用垄作地膜覆盖栽培,若不扣地膜,铲地时应前期稍深,后期稍浅,苗眼处稍浅,离苗远处稍深。

评论
评论
发 布

《早春保护地栽培的黄瓜苦味》内容对您是否有用,请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