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螟识别及防治方法
【玉米螟识别及防治方法】玉米螟幼虫孵化后,一部分潜藏在雌穗着生节以上各叶片的叶腋间,取食积存的花粉和叶腋组织,至4龄后蛀茎为害;绝大部分初孵幼虫集中到雌穗顶端的花丝基部取食为害,在卵量大的年份,一个穗顶上常有数条、甚至数十条幼虫。
生活在雌穗顶端的幼虫取食花丝及未成熟的嫩粒,使籽粒残缺不全,并引起霉烂,降低玉米籽粒的品质。至4—5龄时,这些幼虫有的自雌穗顶端蛀入穗轴,有的自雌穗基部蛀入雌穗柄,也有的蛀人雌穗着生节上下的茎秆。但此时玉米已进入灌浆中、后期,雌穗的大小已经定型,所以这一代幼虫主要影响千粒重和籽粒的品质。
形态特征
成虫体黄褐色,雄蛾体长10—14mm,翅展20—26mm;触角丝状,灰褐色,复眼黑色;前翅内横线为暗褐色波状纹,内侧黄褐色,基部褐色;外横线为暗褐色锯齿状纹,外侧黄褐色,外横线与外缘线之间,有1褐色带。内横线与外横线之间淡褐色,有2个褐色斑;缘毛内侧褐色,外侧白色,后翅灰黄色,中央和近外缘处各有1褐色带;雌蛾比雄蛾体形大,体色浅,前翅淡黄色,线纹与斑纹均淡褐色,外横线与外缘线之间的阔带极淡,不易察觉;后翅灰白或淡灰褐色;后翅基部有翅疆,雄蛾1根,较粗壮;雌蛾2根,稍细。短椭圆形,扁平,略有光泽;初产时呈乳白色,后转黄白色,半透明;临孵化前卵粒中央呈现黑点,为幼虫头壳,边缘仍为乳白色。
发生规律
越冬幼虫5月中下旬进入化蛹盛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越冬代成虫盛发,在玉米上产卵。1代幼虫6月中下旬盛发为害,此时玉米正处于心叶期,为害很重。2代幼虫7月中下旬为害玉米(心叶期)和玉米(穗期)。3代幼虫8月中下旬进入盛发,为害玉米穗及茎部。成虫常在晚上羽化,且有雄虫比雌虫早1—2天羽化的习性。白天多躲藏在杂草丛或麦田、稻田、豆地茂密的作物间,夜晚飞出活动,飞行力强。成虫有趋光性和较强的性诱反应。幼虫孵出后有取食卵壳的现象。初孵幼虫行动敏捷,能迅速爬行,遇风吹或被触动,即吐丝下垂,转移到其他部位或扩散到邻近植株。幼虫具有趋糖、趋湿多种特性。播期早、生长茂盛、叶色浓绿的植株着卵量往往超过一般玉米。不同生育期、品种和播期的玉米上,由于幼虫成活率高低不同,受害轻重也就不同。开花期最易吸引螟蛾产卵;在小花和嫩粒上,幼虫成活率显著较心叶期高。在相同的卵量或虫口密度下,感虫品种(系)受害重,玉米螟幼虫的存活率高。
防治方法
越冬幼虫羽化以前,处理玉米、高粱、棉花等越冬寄主的茎秆是消灭越冬幼虫、压低越冬虫源基数的有效措施:3代发生区,尽量扩大夏玉米播种面积,压缩玉米、高粱、谷子等寄主作物的春播面积,减少第1代玉米螟的食料来源和繁殖场所,以控制第2、3代发生量和减轻对夏玉米的为害。利用雌蛾喜在高大茂密、生长旺盛的寄主植株上产卵的习性,在春玉米正常播种前1个月左右选择邻近越冬场所的地块种植小面积的诱集带、诱集田,或对少数早播春玉米田块加强肥水管理,促其早发,诱集成虫产卵。种植抗螟品种是一种经济、有效、安全的治螟措施。与一些作物的田间管理措施结合实施,尤其是间苗、定苗以及棉花整枝、打杈、去顶心等措施可以直接除虫除卵,与玉米螟的防治关系更为密切。如第1代玉米螟在玉米苗期为害,可结合间苗、定苗去掉有虫株;第2代玉米螟低龄幼虫先在玉米嫩头、叶柄为害,然后才蛀茎,可结合整枝、打顶去掉有虫叶柄、嫩尖和枝杈,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均可明显减轻玉米螟的危害。
玉米螟防治的最佳适期为心叶末期,也就是大喇叭口期,即防治玉米螟的关键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