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的贮藏保鲜技术

时间:2023-01-10 22:44:30 来源:网络 浏览:198次

一、贮藏特性

大白菜的叶球是在冷冻条件下形成的,其保护组织差,叶片在贮藏中易失水萎蔫和脱落,适宜的贮藏温度为0士1℃,相对湿度为90%一95%。大白菜的贮藏损耗主要由脱帮、腐烂和失重组成,贮藏温度偏高和晒菜过度,会促进脱帮和失水。贮藏中大白菜的抗病性逐渐下降,因此病烂主要发生在贮藏中后期。低温和高温是减少大白菜贮藏损耗的主要条件。

二、品种及采前管理

不同品种的白菜耐贮性不同。中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耐贮藏;青帮类型比白帮类型耐贮藏、青白帮类型介于中间。大白菜的耐贮性与叶球的紧实度有一定关系,以“八成心”为好,能延长贮藏期,减少损耗。栽培中在氮肥充足的基础上,增施磷、钾肥,可提高大白菜的耐贮性。收获前一周要停止灌水,否则组织脆嫩,含水量高,新陈代谢旺盛,易造成机械损伤。

三、贮藏方法

大白菜贮藏方式很多,主要有窖藏、通风库和机械冷藏库贮藏。在窖或库内有垛贮、架贮,筐贮等方式。如在大型通风库内安装机械通风设备,加速通风降温和排除乙烯,则效果更好。下面以窖藏为例,谈谈大白菜的贮藏方法。

(一)贮前处理

1、适期收获。贮藏用的白菜要适时收获。采收过早,不仅产量低,而且气温与窖温均高,不利于贮藏;收菜过晚,有在田间受冻的可能。北京、河北保定等地有“立冬不砍菜,必定要受害”的说法。

2、晾晒。白菜砍倒后,要在田间晾晒1一2之天,使外叶失去一部分水分,组织变软,以便减少机械损伤,提高细胞液浓度和抗寒力。晾晒要适度,否则失水过多,组织萎蔫,促进乙烯合成,加速脱帮,也有人在白菜贮藏时不晒菜、不倒菜,采用强制通风降低损耗的贮藏新技术。

3、加工整理与预贮。经晾晒的大白菜运至窖旁,摘除黄帮烂叶,进行分级挑选,修整后气温尚高,可在窖旁成长方形或圆形垛进行预贮,预贮期间即要防热,又要防雨、防冻

4、药剂处理。为解决大白菜贮藏中的脱帮,可用低深度(10-15mg/1)的2,4一滴处理白菜根部,药效能保持2-3个月,正好躲过脱帮严重时期,以后腐烂加重,药效己降低,容易除掉烂菜帮,便于修整菜。

(二)窖藏方法和管理技术

1、堆码方式

大白菜在窖内码成高约2m,宽1一2棵菜长的条形垛,垛间留有一定距离以便通风管理。堆垛时既要注意防止白菜受热和减少倒菜次数,又要注意菜垛的稳固和不易倒塌。此外,将大白菜摆放在分层的架子上,每层间都有空隙,可促进菜体周围的通风散热。架贮效果好,损耗低,贮藏期长,倒菜次数比垛藏少。还可将菜装筐后,在库内码成5一7层高的垛,筐间及垛间留适当通风道。机械冷藏库比较高,多采用筐贮或架贮。

2、贮藏管理技术

窖藏或通风库贮藏的大白菜的管理工作是通风和倒菜,目的是降温和散热,可分为三个时期:

(1)贮藏前期。从入窖到“大雪”或“冬至”为贮藏前期,此期气温、窖温和

菜温都较高,白菜新陈代谢旺盛,释放的呼吸热多,窖温常高于0℃。此期以通风降温为主,要求放风量大,时间长,尽量采取夜间放风,使温度尽快下降并维持在0℃左右。入窖初期倒菜周期要短。

(2)贮藏中期,“冬至”到“立春”,是全年*冷的季节,此时菜温与窖温都己降低,故此期以防冻保温为主,倒菜次数减少、周期延长,中午适当通风换气。

(3)贮藏后期。“立春”后气温逐渐回升,窖温也逐渐升高,此时大白菜的耐藏性和抗病性却明显衰降,易受病菌浸染而腐烂。应以夜晚气温低时通风为主,倒菜周期缩短,勤倒细摘和降低菜垛高度。

评论
评论
发 布

《大白菜的贮藏保鲜技术》内容对您是否有用,请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