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发病的原因及其特征,小麦赤霉病有什么发病规律?

时间:2024-06-19 06:53:10 来源:网络 浏览:3332次

小麦赤霉病发病的原因及其特征,小麦赤霉病有什么发病规律?

小麦赤霉病是由真菌中的多种镰刀菌侵染所引起的,都是兼性寄生菌,从小麦苗期至抽穗后均可发生,先后形成苗腐、基腐、杆腐和穗腐,以穗腐危害性最大,其次为杆腐,苗腐发生不普遍。

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型病害,由若干种镰孢属真菌引起,其发生流行受菌源量、品种抗性、农业生态环境及栽培管理措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小麦赤霉病病害的流行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当春季平均气温为9℃以上,3-5天雨天时间,越冬菌源便产生子囊孢子,小麦抽穗扬花期在有大量成熟子囊孢子存在的情况下,遇降雨或空气潮湿,子囊孢子成熟并散落在花药上,经花丝侵染小穗发病,初在小穗和颖片上产生水浸状浅褐色斑,渐扩大至整个小穗。

小麦赤霉病是真菌病害,可以侵染小麦的各个部位,但在长江中下游麦区主要侵染穗部,症状是穗腐。初侵染菌源量大,小麦抽穗扬花期间降雨多,雨日多,湿度大,病害就容易流行。

主要引起苗枯、穗腐、茎基腐、秆腐和穗腐,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其中影响最严重是穗腐。苗腐是由种子带菌或土壤中病残体侵染所致。先是芽变褐,然后根冠随之腐烂,轻者病苗黄瘦,重者死亡,枯死苗湿度大时产生粉红色霉状物。

小麦赤霉病发病规律:又称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多发生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小麦赤霉病开始在个别的小穗上发病,然后沿着主穗轴上下扩展,一直到邻近的小穗。病部褐色或者枯黄色,潮湿时可产生粉红色的霉层,空气干燥时病部和病部以上枯死,形成白穗。小麦赤霉病的主要危害是形成枯白穗,严重时损失可达30%~50%,并影响小麦品质。

赤霉病的流行主要因菌源量、寄主感病、生育期和气候条件的相互配合程度,决定年度间、地区间流行轻重。在长江中下游、长江以南、黄淮海平原、西北和东北春麦区,一般只要初侵染菌源量大,小麦抽穗扬花期间降雨多,雨日多,湿度大,病害就可以流行。有利于发病的环境持续时间愈长,则病害流行愈重。菌源量少与感病期气候干旱、少雨是制约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但是,部分麦区和个别年份,也会因小麦抽穗扬花期间温度特别低,不适合发病,所以,温度也能成为制约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流行受气候条件、菌源数量、品种及栽培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赤霉病菌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菌丝发育适温为22~28°C,最低为3°C,最高为35°C。而对空气的相对湿度要求较高,空气的相对湿度在80%~100%时,子囊孢子萌发率最高,低于72%不能萌发。因此,当春季回暖早、田间湿度大,特别是小麦开花期雨水多的年份对赤霉病的发生极为有利。当栽培管理粗放、病残体大量留在田里、或过量偏施氮肥造成小麦密度过大,麦苗贪青徒长易倒伏的地块,只要条件适宜,就容易发病。

发病规律:春季气温7℃以上,土壤含水量大于50%形成子囊壳,气温高于12℃形成子囊孢子。在降雨或空气潮湿的情况下,子囊孢子成熟并散落在花药上,经花丝侵染小穗发病。迟熟、颖壳较厚、不耐肥品种发病较重;田间病残体菌量大发病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粘重土壤,偏施氮肥、密度大,田间郁闭发病重。

小麦赤霉病是由气候引起的真菌性病害,是侵染小麦和大麦的重要病害,遍及全国,赤霉病的流行主要因菌源量、感病品种、生育期和气候条件的相互配合程度决定年度间、地区间流行轻重。有利于发病的环境持续时间愈长,则病害流行愈重。在小麦抽穗至乳熟期间,尽管菌源量大,但气候干旱、少雨是制约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但是部分麦区和个别年份,也会因小麦抽穗扬花期间温度特别低,不适合发病,所以温度也能成为制约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

小麦田间湿度偏大,是小麦赤霉病发生的有利条件,甚至造成部分麦田减产和严重影响小麦品质。小麦赤霉病是一种真菌性疾病,可侵染小麦的各个部位,以穗部为主在小麦生长的各个阶段都可发生,其中在小麦开花期至灌浆期的感染最为严重。

评论
评论
发 布

《小麦赤霉病发病的原因及其特征,小麦赤霉病有什么发病规律?》内容对您是否有用,请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