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种植技术
-
一、大棚蘑菇死亡的原因蘑菇出菇阶段常会出现小菇萎缩、变黄而死亡,主要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1、持续高温。出菇阶段气温高于23℃连续3天以上,菌蕾生长受到了温度的抑制,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发育,从而使营养产生逆向输送,导致菌蕾既无营养也无水分而死亡。因此,出菇以后仍需有抗高温的准备,如采用南面搭阴棚,菇房屋面喷水,或用冰块降温以及适当推迟堆料,避开高温等措施。2、养分不足。培养料没有足够营养供给,如堆料中氮源不足,特别是缺少粪肥,碳氮比失调,堆积培养料嫌氧发酵,培养料薄而少,营养不足,或秋菇养分已耗尽致使春菇夭折...阅读详情
-
在南方水稻产区推广秸秆快速腐熟还田技术;在北方旱作农区重点推广秸秆生物反应碳肥利用技术;在玉米和小麦重点产区推广秸秆粉碎还田技术、秸秆青贮饲用技术;秸秆成型固化和气化燃用技术,实现了由“藏粮于仓”向“藏粮于地”的根本转变。赵县南泥河村,村子不大,但已发展了200多个双孢菇棚,每个菇棚可转化利用20亩地产出的秸秆、3000多公斤干畜禽粪便,产鲜菇2000多公斤,创产值近万元。河北农作物秸秆年产量约为4000万吨,畜禽粪便、农产品加工废弃物逐年增加,如何转化利用农业副产品已成为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阅读详情
-
五、综合防治病虫害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坚持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生态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原则。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在采菇期间杜绝用药。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或技术管理不当造成的病害和畸形菇(如红脚菇、地雷菇、大球菇、鳞片菇等),以及杂菌(如鬼伞菌等),应以综合防治为主。主要措施:一是培养料的配方要准确,材料搭配要合理;二是发酵均匀,水分管理要恰当;三是覆土要仔细,消毒要严格;四是管理要规范,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适时调节好土壤的酸碱度及温度、湿度环境条件。目前危害双孢蘑菇的...阅读详情
-
菇房:菇房可以是简陋草舍、塑料大棚、旧居室等。菇房四周开窗,屋顶别开拔风筒。菇房内建有用毛竹或其它建筑材料搭成的4-6层床架,每只床架四周留有走道。培养料:蘑菇培养料的配方很多,最常用的配方为每100平方米用稻麦草3000千克,菜籽饼300千克,尿素25千克,人粪尿6000千克,过磷酸钙60千克,红灰50千克,石膏50千克。培养料预先要进行堆制发酵,具体做法如下:在8月份将稻麦草浸透,然后选择一块干净的水泥晒场,一层草加一层配方中的其它料,堆至高1.4米、宽2米、长度不限的培养料堆,并在外面覆盖上塑料薄膜...阅读详情
-
1、在菇床覆土后,土地及周围空间喷千分之一甲醛水溶液或多菌灵液可有效防治多种病害发生。2、每隔一月在菇房喷一次千分之一甲醛水溶液或多菌灵液。3、发现病虫需要用药时,对不同的病虫害,选择使用合适的农药、用药量及用药时间,以避免防治无效,或发生药害或造成蘑菇污染或人畜中毒等不良后果。4、发现鼠害及时药除或捕捉。...阅读详情
-
1.得病的原因:主要是低温季节管理不当,在低温季节菇棚内湿度有可能过大,喷水过度,菇体上附着游离水过多,吸水后不能蒸发,致使菇体新陈代谢减弱,造成各种病原菌乘虚而入,大量繁殖,而引发子实体的各种病害;发病原因之二是持续低温天气,造成菇棚内温度过低,食用菌子实体长期处于不良的生活环境而导致发病;发病原因之三是有的食用菌品种出菇期处于3~4茬,菌袋内营养不良,现蕾后的子实体得不到充分的营养供应,而造成发黄死亡。2.防治的方法:一是出菇棚要经常喷洒各类杀菌剂,如菌绝杀、细菌杀、蘑菇祛病王、克霉灵等,一般可一周喷...阅读详情
-
双孢蘑菇稻田栽培就是以稻草等为主要原料经过堆制发酵作培养料,利用秋季、冬季、春季的温光资源和空闲季节,在水稻收割后的稻田内,采取露地栽培双孢蘑菇的一种种植方式。2005年我县在12个乡(镇)利用一季稻田免耕栽培双孢蘑菇30万平方米,截至2006年4月15日,每平方米产值为18.8元。预计每667平方米菇田(实际栽培面积为400平方米)产值可达8000元,创纯利5000元以上。稻田栽培双孢蘑菇的主要技术如下:一、备好菇田,选好配方1.菇田选择一般应选择地势较高、土质肥沃、排灌方便、靠近水源、运输条件好、3年...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