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种植技术
-
棉花吐絮期管理抓“四巧”(巧抓肥水、巧整枝、巧摘烂铃、巧催熟)。1、巧抓肥水促养分运转。一是根外追肥。对于叶片过早失绿,出现脱肥早衰的棉田,每亩用1%~2%尿素溶液50~6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以延长叶片的功能期。对生长过旺表现贪青晚熟的棉田,可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0.3%的过磷酸钙浸化液,促进养分运转,有利提高吐絮。二是防止秋旱。2、巧整枝、推株促成熟。受气温的限制,一般“立秋”后现的蕾和白露后的花,都是无效的。应及时去掉棉株新生的幼嫩部分,不仅节约了养分,还能够减轻四代棉铃虫的危害。郁闭严...阅读详情
-
棉蚜,俗称腻虫、油汗。危害特征 以成若蚜群集于叶背和嫩尖上吸食汁液,被害组织细胞受到破坏,致使棉叶向背面卷曲,植株矮缩不长,同时分泌蜜露,导致霉菌滋生,影响光合作用。发生规律 苗蚜5月中旬~6月中旬,伏蚜7月中旬~8月中旬,每年繁殖10~20代。近年来在我国棉花主产区上升为主要虫害,严重影响棉花生产。防治技术 ①防治指标:棉花苗期蚜虫防治指标:3片真叶前卷叶株率5%~10%,百株蚜量1000~1500头时防治;4~8叶卷叶率为20%~30%,百株蚜量2000~4000头时防治。棉花伏蚜防治指标:蕾期卷叶株...阅读详情
-
棉花铃病是一种多病源引起的复合性病害,常表现为烂铃,既影响棉花产量,又影响棉花品质。烂铃所致的损失达总产量的10%以上。河南省棉田铃病常见的有铃疫病、炭疽病、红腐病、红粉病、黑果病等。多发生在八月中、下旬多雨年份,特别遇连日阴雨高温高湿时发病较重。一、铃病症状铃疫病:此病多发生在棉株下部的成铃,从铃基部、铃缝或铃尖部位先发病,开始出现深青色水渍状,逐渐发展到全铃,变为青褐色,最后成为黑色油光状不规则病斑,边缘颜色渐浅,有病部位与健康部位界限不明显。如环境条件适宜,发病3―5天,整个铃面变为油光青褐色或黑色...阅读详情
-
棉花种子处理是预防苗期病害,防止出现高脚苗,实现棉花“一播全苗”的关键技术之一。由于现有种子加工技术只能实现硫酸脱绒及精选处理,包衣技术跟不上,农民自己进行种子处理由于操作技术不当(如药剂种类及用量)而发生药害,影响出苗或达不到种子处理预期效果,在种子处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1.做好种子处理前的准备工作种子经过脱绒处理后,要精选晒种。精选主要是剔除病籽、瘪籽、破籽、小籽。晒种可加速种子后熟,晴天晒种2天~3天。不可在水泥地上暴晒,以防伤及种子的生理活性。2.药剂种类的选择①用敌克松预防苗期病害,慎用多...阅读详情
-
棉花吐絮期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初开始吐絮,持续70-80天。营养生长逐渐衰退,以生殖生长为主,此期主要防止棉花早衰,促进早熟,以增加产量,提高品质。为争取秋桃发育良好,仍需要供应一定的养分和水分。吐絮期的管理,一般棉田要防止早衰,丰产棉田要防止晚熟、促进早熟。1、喷施叶面肥:棉花吐絮期根系活动逐渐减弱,吸收养分的能力明显下降对有脱肥现象的棉田可喷1%的尿素溶液和0.5%的过磷酸钙溶液1~2次,提高叶片光合效率,促进棉铃发育,增加产量,改善纤维品质。2、抗旱防涝:棉花吐絮期虽然需水不多,但适宜的水份仍是提高...阅读详情
-
苗期缺硼棉花出苗后即可以出现缺硼症状,表现为子叶增厚变大,颜色变深,幼芽易折,并萎蔫下垂呈“个”字形(正常的叶子上挺,呈“Y”形);顶芽发育停滞,严重时不出真叶,最后导致死苗。苗期缺硼,因顶芽生长受抑,腋芽萌发后形成多头、叶小、色淡的畸形苗,真叶的出现也明显推迟。孕蕾期缺硼新生幼芽发黄,苞叶开张,及易脱落,中下部坐蕾极少甚至不生蕾,上部幼蕾随生长也会相继脱落,呈现出棉花缺硼的典型症状“蕾而不花”。花铃期缺硼进入花铃期后,因前期落蕾严重,所以开花稀少,铃端尖而弯曲,铃基部呈黑褐色,成熟时开裂不良,叶絮不畅,...阅读详情
-
根据您的描述有可能是棉花红蜘蛛为害造成的。防治方法:1.天气长期干旱时,要注意灌溉并合理施肥(减少氮肥,增施磷钾肥),以压低虫口基数和增强棉株抗性,减轻危害。据笔者掌握的实践经验证明,选用25%“六高牌?棉虫一扫光”800倍液或“农喜牌?高效氟氰菊醋”1000~1500倍液,在防治蚜虫、盲椿象或棉铃虫时,可同时兼治棉叶螨。2.大发生时,可选用15%扫螨净(哒螨酮)1500倍+1.8%阿维菌素2000倍混合液,或用20%“杀螨真干净”高效复配剂喷雾,对棉叶螨的防治效果显著,且可达到“一喷多治”的效果(可有...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