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治玉米瘤黑粉病
瘤黑粉病在我国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是玉米生产上的重要病害。由于病菌主要侵染植株幼嫩部位,形成的黑粉瘤会消耗大量养分,并可能导致植株空秆不结实,严重影响玉米产量。近期的频繁降雨有利于病菌侵染,应及时查治,确保玉米丰收。
症状识别 玉米瘤黑粉病病原为玉米瘤黑粉菌,造成局部侵染。植株的气生根、茎、叶、叶鞘、雄花、雌穗等幼嫩组织都会受害。受害组织因病菌代谢产物的刺激肿大成菌瘤,外包有寄主表皮组织形成的薄膜,均为白色或淡紫红色,渐变成灰色,后期变为黑灰色,菌瘤成熟后散出大量黑粉(病菌冬孢子)。玉米株高在30厘米以上时开始发病,多在幼苗基部或根茎交界处产生菌瘤,病苗扭曲,叶鞘及心叶破裂,严重的植株早枯。叶片受害,形成的菌瘤有豆粒大小;茎或气生根受害,形成的菌瘤如拳头大小;雌穗受害,多在果穗上中部或个别籽粒上形成菌瘤,严重的全穗形成大而畸形的菌瘤。
发生规律 瘤黑粉病病菌在玉米生长期间可进行多次侵染,玉米抽穗前后1个月为发病盛期。玉米生长前期干旱,后期多雨高湿或干湿交替,易发病。遭受暴风雨或冰雹袭击后,植株伤口增多,病菌易侵入,发病重。玉米螟等害虫既能传播带病菌孢子,又能造成伤口,因而虫量高的田块易加重发病。病田连作、收获后不及时清除病残体,田间菌源充足,发病重。过度密植、偏施氮肥的田块发病重。
防治措施
(1)摘除病瘤。在病瘤未变色时及早摘除,带出田外深埋或焚毁,否则病瘤中的黑粉(病菌冬孢子)会随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
(2)加强栽培管理,避免偏施氮肥,适时灌溉,及时防治玉米螟等害虫,尽量减少机械损伤。
(3)药剂防治。在玉米抽雄前10天,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喷雾,可减轻再侵染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