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豆细菌性角斑病的防治
【危害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叶斑较明显,圆形至不规则形,直径4~10毫米,绿褐色至黄褐色或锈褐色至血红色,周缘分明,病斑上生有明显轮纹,中央赤褐色至灰褐色,边缘色略深,湿度大时叶背病斑上产生灰色霉,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原形态特征】:Pseudocercosporacruenta Deighton称菜豆假尾孢,异名Cercospora cruenta Sacc.称豆类煤污尾孢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子实层多生在叶背,灰褐色至榄褐色,分生孢子梗近无色至淡榄褐色,直或波纹状,偶尔分枝,具有0~4个隔膜,顶端圆锥形,大小10~75×2.5~5微米;分生孢子无色至淡榄褐色,倒棍棒形或圆筒形,具有4~14个隔膜,大小25~150×2~5微米。有性态为Mycosphaerella cruenta Lath.称豆类煤污球腔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浸染循环】:北方病菌主要以菌丝块随病残体在地面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靠气流传播引起初侵染,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经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在南方病菌分生孢子辗转传播蔓延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由于田间寄主终年存在,侵染周而复始终年不断,无明显越冬或越夏期。
【发病因素】:(1)种植密度大,株、行间郁敝,通风透光不好,发病重,氮肥施用太多,生长过嫩,抗性降低易发病。(2)土壤黏重、偏酸;多年重茬,田间病残体多;氮肥施用太多,生长过嫩;肥力不足、耕作粗放、杂草从生的田块,植株抗性降低,发病重。(3)肥料未充分腐熟、有机肥带菌或肥料中混有本科作物病残体的易发病。(4)地势低洼积水、排水不良、土壤潮湿易发病,高温、高湿、多雨、日照不足易发病。
【防治方法】:
一、农业防治:
(1)播种或移栽前,或收获后,清除田间及四周杂草,集中烧毁或沤肥;深翻地灭茬、晒土,促使病残体分解,减少病源和虫源。(2)育苗的营养土要选用无菌土,用前晒三周以上。(3)和非本科作物轮作,水旱轮作*。(4)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无病、包衣的种子,如未包衣则种子须用拌种剂或浸种剂灭菌。(5)育苗移栽,播种后用药土覆盖,移栽前喷施*除虫灭菌剂,这是防病的关键。(6)适时早播,早移栽、早培土、早施肥,及时中耕培土,培育壮苗。移栽时汰除病、弱苗。(7)选用排灌方便的田块,开好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达到雨停无积水;大雨过后及时清理沟系,防止湿气滞留,降低田间湿度,这是防病的重要措施。(8)土壤病菌多或地下害虫严重的田块,在播种前撒施或沟施灭菌杀虫的药土。(9)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机肥,不用带菌肥料,施用的有机肥不得含有本科作物病残体。(10)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增施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病力,有利于减轻病害。(11)及时防治害虫,减少植株伤口,减少病菌传播途径;发病时及时清除病叶、病株,并带出田外烧毁,病穴施药或生石灰。(12)高温干旱时应科学灌水,以提高田间湿度,减轻蚜虫、灰飞虱危害与传毒。严禁连续灌水和大水漫灌。
二、化学防治:
(一)设施消毒:对旧架杆,应在插架前用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淋灭菌。(二)种子消毒:(1)浸种剂:用40%福尔马林200倍液浸30分钟,然后冲净晾干播种。(2)拌种剂:用种子重量0.3%的50%福美双粉剂或0.2%的50%四氯苯醌、0.2%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三)喷洒药剂:(1)及时喷施除虫灭菌药,杀灭蚜虫、灰飞虱、玉米螟及地下害虫,断绝虫害传毒、传菌途径。(2)发病时喷施:50%多•霉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复方硫菌灵8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隔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四)药土:百菌清或托布津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份+克线丹1份+干细土50份,充分混匀
(五)熏烟剂:10%速克灵烟剂或一熏灵烟剂或45%百菌清烟剂或烟剂1号熏蒸,使用方法按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