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黄地老虎
时间:2022-12-20 15:16:33
来源:网络
浏览:172次
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4~19毫米,翅展32~34毫米。体黄褐色或灰褐色。前翅灰黄色,翅面横线不明显,但肾状纹、环状纹、棒状纹清晰。翅中央及外缘暗褐色。后翅白色,前缘略带黄褐色。卵:半球形,直径约0.5毫米。卵壳表面有纵脊纹16~20条。幼虫:成长幼虫体长33~43毫米。黄褐色,有光泽。体表多皱纹,颗粒不显著。臀板由中央黄色纵条划分为2块黄褐大斑。蛹:体长15~20毫米。第四腹节背面中央有稀疏不明显的刻点。2、发生规律黄地老虎以幼虫和少量蛹在寄主田和杂草地越冬。越冬幼虫第二年春季3月中旬化蛹,4月上旬开始羽化为成虫。蛾卵盛发期在5月上中旬,卵孵化盛期为5月中旬。5月下旬至6月上旬是幼虫为害盛期。以后各代发蛾高峰期分别出现在7月中旬、9月中旬和10月下旬。成虫趋光性强,雌蛾多产卵于土表根茬、草秆及多种杂草叶片上,常几十粒成串排列。幼虫昼伏夜出。初孵幼虫取食寄主幼苗的嫩叶和生长点,1~2龄幼虫咬食呈小孔或缺刻,3龄以后多在表土层取食茎基部,可咬断嫩茎,或在较粗茎基部咬成残缺。为害严重时大量幼苗茎部被咬断或茎基残缺,以致凋萎死亡。有时部分幼虫还能爬至幼苗顶端取食,咬断嫩头。黄地老虎第一代幼虫为害程度与越冬基数和越冬幼虫龄期有关,如越冬的高龄幼虫虫量大,次年春季成虫数量亦大,第一代幼虫为害重。黄地老虎不耐高温,第二代发生期正值炎夏季节,往往发生量较少,在我国华北、华东地区,一般年份以第一代幼虫为害为主。该虫对雨水和湿度要求偏低,故在干旱少雨的西北地区为害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