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萝卜的白绢病

时间:2022-12-20 14:56:03 来源:网络 浏览:182次
致病菌为齐整小核菌。菌丝白色,疏松或3-12根平行排列集结成束,紧贴于基物上。菌核球或椭圆形,大小0.5-3毫米,黄褐色至褐色。〔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也可以菌核混杂在种子间或落于土壤中越冬。翌年菌核萌发长出菌丝即可侵入植株,几天后病菌分泌大量毒素和分解酶,使病部腐烂。病菌在田间借灌溉水传播蔓延,带菌种、苗可做远距离传播。白绢病发生与土壤温、湿度关系最为密切。土壤温度20-40℃均可发病,最适温度25-35℃,其中30℃最重。土壤湿度与菌核萌发有关,土壤含水量在20%时,病菌腐生力最高,并随含水量增加而降低。当土壤含水量由30%慢慢降至15%时被害最重。在田间病害总是在雨后或灌溉后发生,尤以雨后转晴易于流行。〔防治措施〕(1)精选种子,剔除混杂种子间的菌核。(2)精细整地。土壤偏酸性,可结合整地,每667平方米施用50-100千克消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为中性或微碱性。(3)施足充分腐熟粪肥。注意氮、磷、钾肥合理配合。适量灌水,防止大水漫灌。整修排灌系统,确保雨后、灌水后地面无积水。(4)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携出田外集中烧毁或深埋。病植穴及其四周撒生石灰消毒。(5)重病田与粮食作物进行3-4年轮作,最好水、旱轮作。(6)药剂防治,可选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50%福多宁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  
评论
评论
发 布

《胡萝卜的白绢病》内容对您是否有用,请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