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毒病有哪几种 发病症状是什么 如何防治效果好
水稻病毒病主要由电光叶蝉和白背飞虱传毒发生为害,请稻农朋友们警惕水稻病毒病发生流行,坚持“农业防治,切断毒源,治虫防病,治秧田保大田,治前期保后期”的预防原则,加强前期预防,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水稻病毒病有哪几种?发病症状是什么?如何防治效果好?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快速识别病毒病症状,早用药,早防控!
水稻病毒病的种类症状
1、黑条矮缩病:
全称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群众称为“禾公”。病源为黑条矮缩病毒,是近年发现的病毒新种,传毒介体主要是白背飞虱。黑条矮缩病症状特征:病株保持青色。
2、橙叶病:
病原为类菌原体简称MLO,传毒介体主要是电光叶蝉。橙叶病症状特征:先从叶尖向叶基或从叶缘向中脉扩展,后全叶变为橙黄色。
3、黄矮病:
又叫黄叶病、暂黄病,病原为水稻黄矮病毒(RYSV),传毒介体主要是灰飞虱。黄矮病症状特征:病叶与茎秆夹角增大,病株严重矮缩或丛枝,农民群众戏称“扫把头”。
4、条纹叶枯病:
病原为水稻条纹叶枯病毒,简称RSV,传毒介体主要是灰飞虱。条纹叶枯病症状特征:同一丛禾常有病株和健株。
5、黄萎病:
病原为类菌原体Mycoplasma-likeorganism简称MLO,传毒介体主要是黑尾叶蝉。黄萎病症状特征:先从心叶发黄,而后叶鞘黄化,最后全株褪色变黄。
水稻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1、清除杂草。
用除草剂或人工清除的办法对秧田及大田边的杂草进行清除,减少飞虱的寄主和毒源。
2、推广防虫网覆盖育秧。
即播种后用40目聚乙烯防虫网全程覆盖秧田,阻止稻飞虱迁到秧苗上传毒为害。
3、种子处理。
用于防毒治虱浸种使用的药剂有毒氟磷、菌必克、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等。
具体方法可用菌必克20克,加10%吡虫啉10克,冲水8斤;浸种8小时以上,并且催芽24小时以上,然后播种。
4、药剂防治(“治虱防矮”)。
主要抓好以下两个时期的防治工作,一是秧田期:秧苗稻叶开始展开至拔秧前3天,酌情喷施“送嫁药”。二是本田期:水稻移栽后15~2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