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低产林成因与增产措施

时间:2022-12-20 15:03:44 来源:网络 浏览:127次
板栗是云南主要的干果经济树种,现种植面积超过200万亩,年产栗果1.9万吨,产值2亿元。但是,从总体上来看,云南板栗产量低和经济效益差的状况仍没有得到彻底改变。以进入正常结果期的面积计算,平均亩产10千克左右,与国家板栗丰产林标准(GB9982~88)产量指标相比,这个产量水平只有国家标准的1/8~1/15。如果云南省板栗产量能达到国标的50%,总产量可达10~30万吨,年增加总产值10亿元以上,增收增效潜力很大。一、低产成因1.实生繁殖,劣多优少实生繁殖栽培是板栗低产的主要原因之一。据调查,云南省板栗80%以上的面积为实生栽培。在实生栗园中,优株率不到3%,坚果小,平均单果重5.6~5.8克,产量低。2.立地条件差,管理粗放全省绝大多数栗园分布在丘陵山区,无灌溉条件,建园时没有挖大穴或进行带状整地、施入基肥和改良土壤。一些栗园土层薄,水土流失严重,缺乏正常的土壤耕作和施肥管理。树体营养不良,雌花分化困难,雌花数量少,落花落果严重。3.树体管理不良云南省多数栗园不进行整形修剪或修剪不当,致使树形紊乱,无效枝多,互相荫蔽,结果部位外移,结果有效空间小。大量结实后,树体养分消耗过多,树体衰弱,下部枝枯死,树冠内膛空虚,单位树冠结实量下降。4.病虫危害严重危害板栗的病虫种类较多,其中害虫有140余种,如二斑栗象、剪枝象虫、白后盘蚧、金龟子、天牛、栗大蚜等;病害有白粉病、溃疡病等。由于未进行有效防治,相当一部分栗园遭受不同程度危害,特别是宜良、玉溪、易门、保山等地受害较为严重,而海拔较高的地方如寻甸、柯渡、宣威等地受害较轻。二、低产栗林增产技术1.选用良种,以优换劣低产栗林改造所用良种,可选用本省选育的云丰等新品种,以及各州、市选育的适宜当地种植的地方良种。选用品种要求早实、优质、高产、稳产,坚果大或较大,抗性好。除主栽品种外,还需配置一定数量的授粉品种。嫁接所用接穗,最好在板栗良种采穗圃中采集。嫁接时间以树液开始流后3月中下旬为宜。接木直径小的可劈接,接木直径粗的可插皮接。每个接穗留1~2个芽。接木直径小可接1个接穗,接木直径5~8厘米可接2个接穗,直径9~20厘米接3~4个接穗。根据接木锯口大小确定接枝数量,目的在于接后2~3年能包严接木锯口,减少病虫危害。嫁接后的管理包括除萌、解绑、设立支柱、绑扶新梢、摘心等,要及时进行。2.加强土壤管理采用种植绿肥或豆类作物压青、生草栽培,结合深翻、施入有机肥等方法,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保水、保肥能力,加深活土层厚度,加大根系分布范围。基肥施入量,按每生产1千克栗果需施5千克左右有机肥计算,并混入适量磷、钾肥,于秋末冬初施入。也可将栗苞壳、落叶、杂草等结合清园埋入土壤深层,增加土壤有机层,提高土壤肥力。萌芽后追施速效氮肥,果实萌大前(采收前40天)追施速效氮磷钾肥,花期叶面喷布0.1%的硼肥,结合喷药喷布0.3%~0.5%的尿素,7~10天1次,连续2~3次。树盘覆草可减少水分蒸发,使土表湿度和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各种微生物活动和板栗根系生长。特别是云南冬春干旱时间长,保蓄栗园水分更为重要。3.合理修剪对不行修剪或修剪不当而导致的树形紊乱、树冠郁闭呈圆头形的植株,要进行冬季修剪,疏除树冠内膛直立大枝,开心落头,改造为开心形树形;对轮生过多的骨干枝,进行锯疏,每株保留4~5个;对外围二杈、三权并列、重叠、密挤大枝,要适当间疏,改善树冠内部通风透光条件;剪除纤弱枝、病虫枝。为促进改造树多分枝,尽快成形丰产,嫁接当年要及时多次摘心,促进发枝,并采取拉、撑等方法,调整枝条方向和角度,使树体形成牢固骨架,枝条分布合理,均匀占据空间。4.病虫防治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结合秋冬修剪,剪除病虫枝,清除园内杂草、落叶,刮除树干老皮、病斑以及栗大蚜、栗毒蛾卵块和蛀干害虫危害部位,并将剪刮下的病虫枝、老皮集中销毁。刮后的树干涂抹敌敌畏混合液(1千克煤油兑50克敌敌畏液);树干涂白。在生长季节,视病虫发生危害情况,开展针对性防治。
评论
评论
发 布

《板栗低产林成因与增产措施》内容对您是否有用,请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