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叶尖枯病发生与防治

时间:2022-12-20 15:09:13 来源:网络 浏览:106次
    中文名称:水稻叶尖枯病    拉丁学名:PhomaoryzaecolaHara    为害作物:水稻    为害症状:发病初期一般从叶尖或叶缘开始,病斑为墨绿色;逐渐沿叶缘或叶部中央向下扩展,病斑为灰褐色,最后变成枯白色。发病后期,在叶缘一侧或两侧以及叶中央形成长条状病斑,在病健交界处可见褐色条纹,病部碎裂成条,甚至全叶枯死。本病与白叶枯病的症状在田间常易混淆。    病原菌形态特征:病菌分生孢子器散生于表皮下,以后外露,为球形或扁球形;分生孢子卵圆形、椭圆形或圆筒形,无色,两端各有一个小油球。    分布区域:在长江中下游和华南稻区发生。    发病特点:以分生孢子器在病组织中越冬。据江苏农科院等单位研究,无芒稗、西来稗、双穗雀稗、狗尾草、李氏禾等10种禾本科杂草也是本病寄主。落在田中的病残体、病稻种与禾本科杂草均是本病初侵染来源,老病区以病残体最重要,稻种带菌率虽低,但对新病区传播病害将起重要作用。    水稻拔节至孕穗期始病,抽穗期病害迅速扩展,至灌浆后期趋于稳定。稻型与发病轻重有关,以杂交稻发病最重,常规稻籼稻较轻,粳稻及糯稻很少发病。水稻生长后期(孕穗至灌浆期),适温(一般为25~28~C)、多雨和多台风有利病害发生,其中暴风雨是病害流行的关键因素。一般多施、偏施、迟施氮肥,有利发病,而增施硅、钾、锌、硼等肥料,均有一定控害作用;长期灌深水、栽插密度过大,均加重发病。    防治方法:    1、选用抗性品种。一般籼稻较感病,重病田应选用抗性好的籼稻或梗稻品种。    2、加强健身栽培。多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和硅肥,及时排水晒田;合理密植,以提高稻株抗病力。    3、药剂防治。    3.1防治适期和防治指标。以水稻破口抽穗到齐穗期为防治适期,在适期内进行田间调查,每块田随机取样10丛,病丛率达30%以上时,应立即施药。    3.2药剂品种与施用剂量。亩用40%禾枯灵超微粉剂50-75克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克兑水喷雾,这两种药剂均可兼治杂交稻中后期多种病害。如叶尖枯病发生,也可亩用40%多菌灵胶悬剂75毫升,在破口抽穗期进行防治。    4、种子检疫和药剂处理。这是无病区防止病害传入必须采取的措施。种子处理可用40%多菌灵胶悬剂250倍液或500倍液,浸种24-48小时;或以40%禾枯灵超微粉剂250倍液浸种24小时,可杀灭种子带菌。    常用药剂: 40%禾枯灵超微粉剂 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40%多菌灵胶悬剂.   
评论
评论
发 布

《水稻叶尖枯病发生与防治》内容对您是否有用,请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