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水稻栽培常见问题
时间:2022-12-20 15:09:25
来源:网络
浏览:106次
1、在干旱缺水情况下如何育足水稻秧苗?一年之季在于春。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育秧在全年生产中的重要性,在今年这种特殊条件下,育足苗子是打赢抗旱夺丰收的关键措施。在干旱缺水的情况下要育足水稻秧苗,首先是要因地制宜地确定好育秧方式,其次才是抓好育秧技术措施的落实。在确定育秧方式时,有三条途径可选择参考:一是在局部可以取到水的地方,推广旱地育秧;二是在无水可取的地方,应通过乡镇政府协调,开展异地育商品秧;三是农民通过亲朋好友等方式,异地联系育客秧。在常年干旱、育秧困难的地方,也要抓住春播时机和土壤墒情,育好备灾的玉米苗,特别是要尽可能多的育足红苕苗,这既是大春抗灾的最后防线,也可以作为发展畜牧业的青饲料。2、如何培育适龄抗旱壮秧?有道是秧好半年粮,秧苗素质的好坏是水稻高产的关键。培育适龄抗旱壮秧,应着重抓好如下几方面的关键技术环节:1)选好适宜品种。优良品种是指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生产水平和栽培技术相适应的品种。而不单是看穗子大不大,品质好不好。在抗旱育秧情况下,低海拔地区首先要考虑7月中旬水稻能否抽穗扬花,要尽量避开我市7月下旬至8月上旬常发性的高温伏旱对水稻扬花结实的影响;中低山地区要考虑避开秋季低温阴雨对水稻扬花结实的影响,即在迟播情况下要选生育期偏短的品种。其次是抗干旱、抗低温能力较强。第三是在灾害天气情况下,病虫害较重,要选抗病性较好并进行过种子处理的品种。在伏旱威胁大的区域和田块,因缺水推迟播种期的地方,切忌布局生育期在160天以上的品种。2)坚持适时早播。适期早播可有效地延长水稻的营养生长期,增长有效积温,提高光合干物质累积量,促进早熟,有效地减轻水稻生长后期的高温伏旱或秋风的影响,为提高水稻单产奠定基础。由于现有推广品种多数是大穗型、生育期普遍较长,为避过全年最大的灾害--伏旱的影响,通常要求在 7月15日前抽穗扬花,所以要求适时早播。3)备足育秧苗床地。选择背风、向阳、管理方便的沙壤地,最好是菜园地作水稻旱育秧苗床地。秧地浅翻后及时清除杂草、秸秆残渣,尤其要欠细土壤并整平。育秧苗床在播种前要进行土壤处理,每平方米秧地用70%敌克松2.5g加水2公斤均匀喷施或用细泥沙拌匀后均匀撒施消毒杀菌,或播种时用旱育保姆均匀拌种(每一包旱育保姆350g拌种1-1.2kg种子),对种子进行消毒杀菌,提高种子的保水和固土能力。苗床底水要一次浇透,使苗床土层呈饱和水状态、苗床表面无明水为度。准备充足的苗床是培育适龄壮秧的重要措施。水源条件相对较好,秧苗龄期在50天内能栽插的地方,播种时每亩本田(1公斤种子计)需用厢面1.5米宽、20米长的秧地;移栽秧龄在60天以上的,播种时每亩本田(1公斤种子计)需用厢面1.5米宽、至少30米长的秧地。4)提高播种质量。搞好种子处理,提高种子活力,确保出苗整齐一致。当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时,抓冷尾暖头开始播种。播种后撒上一层细土薄盖种子,盖土1厘米,种子必须盖严,起拱盖膜育秧。大力提倡盖双膜,即在秧地表面盖一层旧膜后,再搭架盖第二层膜,以利保温保湿,提早出苗。5)加强苗床管理。播种至出苗期以保温保湿为主,当膜内温度超过35℃时注意通风降温。出苗至一叶一心期,以调温控湿为主,促根下扎,膜内温度保持在25℃以内。一叶一心,每平方米秧地用70%敌克松1克,兑成1000倍液喷雾,以防立枯病;如床土干旱发白,可适量补充水分。一叶一心至二叶一心期,逐步通风炼苗降湿,膜内温度保持在20℃左右。二叶一心后逐步全部打开棚膜。三叶一心期追施断奶肥,每平方米追尿素5~10克,兑水 1000倍均匀喷雾,并喷清水洗苗。注意防止苗床杂草:一是在三叶一心之前用秧田一次净(30%二氯.苄可湿粉)每亩30克兑水喷雾。二是出芽前或揭膜后 2-3天,用17.2%的幼禾葆可湿粉200克/亩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