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曲病的综合防治
时间:2022-12-20 15:09:44
来源:网络
浏览:142次
1.病状诊断 该病只在水稻穗部发生,为害谷粒不能结实。早期外观不明显,菌丝在谷粒内逐渐增大,使内外颖稍张开露出淡绿色块状物即孢子座,后呈黑绿色龟裂,散出粉末厚垣孢子。一般病穗在水稻齐穗后4~5天始见,8~10天后为发病高峰。高峰期病穗数占总病穗的75%以上,齐穗后15天病穗出齐持续10天左右。 2.发生规律 病原菌以菌核在地面越冬,也可以厚垣孢子在种子上越冬。病菌在24℃~32℃时发育良好,26℃~28℃最适宜。低于12℃或高于35℃时菌丝生长速度减缓或被抑制。一般7~8月开始抽生子座,上生子囊壳,子囊孢子逐渐成熟。病菌孢子随气流传播,散落于稻叶上,在水稻破口期侵入花器及幼颖,造成籽粒发病。病粒主要在穗的中下部,上部次之。抽穗开花时遇多雨低温,特别连阴雨天发病重。品种间抗病差异显著,抽穗晚的品种有大发生的趋势,杂交稻发病高于常规稻;偏施氮肥及穗肥用量过多均会加重病害发生。当年发病重的田块由于种子带菌量大,有可能翌年发病重;淹水串灌也可导致稻曲病传染发生。 3.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选用抗病早熟品种,建立无病留种田;改进施肥技术,施足底肥,增施农肥少施氮肥,配施磷钾,慎重用穗肥;浅水勤灌,后期采取浅干湿交替灌溉,适时落田。②化学防治,浸种催芽前用硫酸铜200倍液或福尔马林50倍液或3%~5%生石灰水浸种3~5小时。也可用 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24小时。在大田防治中波尔多液和硫酸铜液防效高于井冈霉素和多菌灵,但抽穗后使用硫酸铜液容易发生药害。大田第一次防治在破口前8天,到破口抽穗20%时施药效果最好。通常选在下午3时以后用药。每亩用1∶1∶500的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或晶体硫酸铜50克或14%络安铜100克或50%DT粉剂100~150克加水50公斤喷雾。第二次防治每亩用井冈霉素150克加水50公斤喷雾,兼治纹枯病。如要兼治穗茎瘟,可同加适量三环唑或多菌灵等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