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果蔗花叶病的防治方法(甘蔗)

时间:2022-12-20 15:11:30 来源:网络 浏览:184次
(一)病原花叶病病毒的病原体呈棒状,致死温度45~70℃,体外存活期2天左右,因不同的株系而异。迄今为止,全世界共发现花叶病病毒株系有14个(A~N),相互之间有交互保护作用,常可以在同一蔗株中分离出两个株系。我国大陆目前为止已报道2个病毒株系,即A、D两个株系,且以A为优势株系,我国的台湾省发现有A、B、D三个株系。花叶病寄主范围较广,能为害禾本科的24个属(栽培种10种,杂草38种),如甘蔗属中的5个种和一些栽培或野生的禾本科植物,如玉米高粱等。该病属系统性侵染病害,侵入果蔗植株后能到达全株果蔗的不同部位,此病的潜伏期为2~4周,快的为1周。(二)症状该病为系统性侵染性病害,病毒侵染蔗株整体,造成蔗株矮化,节间变短。不同的品种和病毒株系,其受侵染后表现出的症状差别较大。主要表现为花叶,在叶片上产生许多不规则的淡绿色或淡黄色的与叶脉平行的短条纹,对光可见半透明的黄绿相间的条纹,在新叶上尤其明显。因此本病的病状,新叶比老叶更易辨别,特别是在新叶的基部症状则更加明显。在温度较高的夏季,有些品种会出现“隐症”现象,花叶症状会暂时消失。(三)发病规律本病的初次侵染来源为带病的蔗种。病毒通过蚜虫传播,目前已发现16种蚜虫可以传播该病毒,主要有蔗蚜、黍蚜、玉米缢管蚜、锈李蚜和桃蚜等,属非持久性传播。机械摩擦也可传染,斩过病蔗的蔗刀可将病毒传染给健康的种蔗。较高的温度和较少的降雨,有利于蚜虫的发生和活动,促进病害的传播、蔓延,可加速病害的传播;但是太高的温度既会造成隐症现象,也不利于蚜虫的发生,因此花叶病在亚热带地区发生较严重。同时,中间寄生与本病的发生严重程度也有一定的关系,一般杂草较多或间种高梁、玉米的蔗田,本病发生严重。(四)防治措施1.选用无病种苗蔗种是传播本病的初侵染来源,选用无病的种苗,可减少此病的发生。目前可通过以下4个途径来获得无病果蔗供种。①茎尖离体脱毒培养结合热处理可以脱除果蔗花叶病毒,从而获得无病、无毒的健康种蔗。果蔗蔗茎芽经52℃温水处理半小时,可杀灭寄生在蔗芽上的大部分病毒和病原菌,再经37~40℃的温度培育10~15天,可促使蔗芽快速生长、伸长,又可抵制病毒或病原菌的生长和传播。在无菌条件下,切取茎尖分生组织(2毫米),经液体或固体培养,从而获得健康的组培苗。目前这一脱毒技术已在生产上被广泛采用,可使果蔗增产20%~40%。据台湾糖业研究所1991年报道,利用Badila脱毒健康作种,可使其植株增高60厘米多,节间长达27厘米左右,每亩可增产2吨多。②蔗种温汤处理。每隔1天处理1次,每次20分钟共3次,每次的温度为第1次52℃,第2、3次均为57.3℃,可消除病毒又不伤害蔗芽。③热水处理。用50℃热水浸种2小时,或52℃热水处理浸种0.5小时,可杀死寄生在蔗芽上的大部分病毒和病原菌。但因为果蔗种苗体积大,放入水中水温迅速下降,对温度和处理时间掌握难度大,因此,处理效果不稳定,易损害蔗芽,对萌芽影响较大。④热空气处理。用电热鼓恒温箱,温度控制在54~58℃,处理8小时,此种方法对蔗芽损伤小,但因时间长,种苗易失水,因此此种处理最好选用全茎苗。2.消除传染源,避免传播防治蚜虫,进行药剂防治,如采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在砍蔗种时注意避免机械传播;及时剥除老枯叶,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3.加强栽培管理及时拔除有病植株,减少病毒源;适时除草;消灭中间寄主,如玉米、高梁等禾本科植物。4.建立一、二级健康种苗繁育基地一级种苗繁育基地种蔗应取自外观健康且纯度高的蔗株,经合格的热处理或组培脱毒,并适当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茎率;从一级繁育基地收获的种蔗不宜直接作为商品果蔗出售,而应全部进入二级健康种苗繁育基地,再由二级健康种苗繁育基地统一供种。在一、二级健康种苗繁育基地内,应进行严格监护,最好有防护措施(如防虫网),并尽可能减少机械传播病毒,同时要及时拔除病株。
评论
评论
发 布

《有关果蔗花叶病的防治方法(甘蔗)》内容对您是否有用,请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