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油3号(油菜)
时间:2022-12-20 15:12:35
来源:网络
浏览:121次
扬油3号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用上海黄籽白菜与澳大利亚优质品种Jumbeck杂交选育而成的双低白菜型油菜新品种。该品种集早熟、高产、优质、多抗等优点为一体,是理想的白菜型油菜替代品种。 特征特性 扬油3号幼苗半直立,叶色淡绿,叶面无刺毛,叶缘缺刻浅。株高150~l60cm,中生分枝型。分枝点高20~30cm。一次有效分枝7.5~9.0个,二次有效分枝3.5~6.0个。结角较密,单株结角近400个,主轴结角约70个。角果中长,4.8~5.5cm,每角17~19粒。籽粒黄褐两色,约各占50%。千粒重居中,2.3~2.5g。扬油3号属早中熟白菜型油菜,半冬性。常年于5月16~18日成熟,全生育期230~240d,与扬油2号基本相同,比大面积推广的秦油2号早熟7~10d。据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测定,芥酸含量为0.24%,硫代葡萄糖苷为29.14μmol/g,符合国家规定的双低标准。含油率38.85%,其中油酸、亚油酸总量达80%以上,与豆油相当,是常规白菜型油菜扬油2号的2.5倍之多。扬油3号抗倒性'甚强于扬油2号。耐寒性相当,抗病性好于扬油2号。在江苏省区试中,扬油3号受冻率30.20%,受冻指数8.8%,扬油2号分别为31.5%和7.9%。扬油3号耐病毒能力强于扬油2号,两品种发病指数分别为10.75%和17.25%。耐菌核病能力相近,病指分别为22.0%和23.8%。 1990~1991年,在本所的鉴定圃中,该品种单产达2061.3kg/hm2,比对照兴化油菜增产21.7%。1991~1993年的扬州市区试中,2年4点平均单产1800kg/hm2,比对照兴化油菜增产27.66%。1995~1997年江苏省区试中,2年12点平均单产2232.90kg/hm2,比对照扬油2号增产4.61%,居各参试品种之首。1996~1997年江苏省生产试验中,5点平均单产2232.90/hm2,比对照扬油2号增产6.82%,其中高邮点产量最高,达2474.25kg/hm2。综合几年的区试及示范结果,该品种一般产量可达1800~2100kg/hm2,有2250~2400kg/hm2的产量潜力。 培育者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 地区及技术 适宜于江苏省及邻近地区的棉油两熟、单季水稻秧池、场基地和丘陵山区种植。1.适期播种,培育壮苗:育苗移栽苏中地区一般宜于9月中旬播种,秧龄35~40d。苗床与大田面积比不高于1:4,以利培育壮秧。播种要稀而匀,苗床用种量10kg/hm2左右。出苗后要及时间苗,以防形成高脚苗。三叶期结合追施断奶肥喷100~150×10-6多效唑调控。2.合理密植,利用群体优势:10月中旬移栽,移栽密度18万~22万株/hm2,不能低于15万株/hm2。对土壤肥沃、早播早栽的田块可适当稀一点。反之,则相应提高密度。3.科学运筹肥料、挖掘产量潜力:肥料运筹应遵循"施足基肥,早施腊肥,重施苔肥"的原则。基肥应占总量的一半,以有机肥为主,并做到N、P、K、B等相结合。腊肥应适当早施,施肥量掌握在总量的20%左右。春后见苔施苔肥,切忌晚施和偏施,以防倒伏和贪青。4.及时防治病虫害,加强田间管理:苗期主要防治蚜虫、菜青虫,播前用22.5kg/hm2呋喃丹拌土撒施。秧田期用药喷施(如敌杀死、抑太宝等)。移栽前3d左右,要全面防治1次。花期坚持用药防治菌核病,雨水多的年份,提倡用药两次。同时注意控制杂草,中耕松土,抗旱防渍,争取做到秋发冬壮,活熟到老。5.直播种植:扬油3号直播种植也可获得较为理想的产量。苏中地区直播种植播期安排在10月12~18日,留苗27万~36万株/hm2,施纯氮160~190kg/hm2,再配以上述育苗移栽的管理措施,可获得较高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