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叶霉病危害叶片,造成叶卷曲干枯,采用什么药剂防治效果好?
一、番茄叶霉病症状及危害
番茄叶霉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茎、花和果实,发病时主要表现为以下症状:
1、番茄叶片受害症状:叶片受害一般病害先从植株的中、下部叶片开始表现症状,然后再逐渐向上部叶片扩展。主要症状是叶片正面现椭圆或不规则形淡黄色褪绿斑,晚期病部生褐色霉层或坏死;叶背病部初生白色霉层,后变为紫灰色至黑色致密的绒状霉层。在外界环境条件适宜时,病斑的正面也可长出霉层;病情严重时,叶片会布满病斑或病斑连片,叶片逐渐卷曲、干枯。
2、番茄茎部受害症状:番茄嫩茎或果柄染病,症状与叶片类似,出现长椭圆形淡黄色裉绿病斑,湿度大时病斑可长出霉层。
3、番茄花果受害症状:番茄叶霉病会引起植株的花器凋萎或幼果脱落。果实上的病斑一般自蒂部为基点向四面扩展,产生近圆形硬化的凹陷斑,并可扩大至果面的1/3左右,老病斑表皮下有时产生黑色针头状的菌丝块。
二、番茄叶霉病传播途径和发病原因
1、病原菌传播途径:番茄叶霉病的病菌通常是在病残体内或种子上越冬,待第2年遇到适宜的条件时,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侵入寄主后菌丝蔓延于细胞间,产生吸器伸入细胞内,吸收寄主的养分和水分,后在病斑上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病原从幼苗或成株叶片、萼片、花梗的气孔侵入。病原发育温度为9~34℃,最适温度20~25℃。
2、番茄叶霉病发病条件:一是该病属于专化性较强病害,在不同品种对叶霉病的抗病性差异显著。二是番茄叶霉病在温度为5~30℃的温度范围内,分生孢子均能萌发产生芽管,其中以20~25℃最为适宜;此外,空气相对湿度在85%以上时,分生孢子能够萌发。三是栽培管理不当,如番茄定植密度大、或连茬种植以及管理不当易发病。
三、番茄叶霉病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实施轮作。不同品种抗病性差异较大,应选择抗病品种种植。发病重地区应与瓜类、豆类蔬菜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
2、搞好种子消毒处理。一是温汤浸种:将番茄种子先在凉水中浸泡10分钟左右,种子表面的绒毛吸水湿透,以免烫种时种子浮在水面和使热量容易传导到种子内部。然后把种子放在50℃左右的温水中进行搅动,并随时补充热水,使水温稳定保持在50~52℃,浸泡15~30分钟。种子在温水中处理完以后放入凉水中散去余热,然后浸种4~5小时,再进行催芽。二是药剂处理:可用福尔马林消毒,将浸泡4~5小时的番茄种子放入1%福尔马林溶液中浸泡15~20分钟,然后捞出,用湿布包裹,放入密闭的容器中,闷2~3小时,让药剂充分作用,取出种子用清水反复冲干净后进行催芽。
3、加强棚内温度和湿度管理。要注意棚内适时通风降湿,适当控制浇水,浇水后及时排湿;做到苗期浇轻,定植时灌透,开花前不灌,开花时轻灌,结果后重灌。棚室管理时,前期要作好保温工作,后期要加强通风,以降低湿度,防止叶面结露。适当合理密植,及时进行整枝和打杈,去掉老叶、病叶,使田间通风透光好。
4、高温闭棚抑病。病情发展时,可选择晴天中午,密闭棚室使温度上升到36~38℃,保持2个小时可抑制病情发展。在番茄定植前,高温消毒,提前15天扣好薄膜,密封温室,使温度可上升至50~70℃,维持10天左右,利用高温闷棚,杀死病原。
5、药剂防治。在番茄叶霉病发病初期喷药剂防治,药剂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2%的春雷霉素液剂3~4克/亩、40%氟奎唑乳油10000倍液、10%世高颗粒剂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药剂,连续喷施2~3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