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的本草考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Ⅰ部)规定,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花蕾。《名医别录》记载:忍冬,味甘温,无毒,列为上品,主治寒热身肿。“处处有之,藤生,凌冬不凋,故名忍冬。”《本草拾遗》云:“忍冬,主热毒血痢、水痢。”也是以“忍冬”名之。南宋《履岩本草》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彩色本草图谱,该书下卷载有“鹭鸶藤,性温无毒,治筋骨疼痛,名金银花。”从所附彩色图看,与现在入药的植物忍冬无异,故《履岩本草》是金银花一名的最早出处。金银花名称之解始见于明代《本草纲目》,李时珍谓:“忍冬在处有之,……花初开者,蕊瓣俱色白,经二三日,则色变黄,新旧相参,黄白相映,故呼金银花。”至于“金银花”专指忍冬的花,则在清代以后。清代本草著作均以忍冬的花为论述对象,并名以“金银花”,如清·汪昂《本草备要》云,金银花泻热解毒,花香尤佳;张璐《本经逢源》云,金银花芳香而甘,等等。
我国民间习称的“金银花”有多个植物基源,均源于忍冬科忍冬属的不同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63年版首次收录金银花时,根据本草考证结果和药材的道地性,规定供药用的金银花仅有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一种。1977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增补了三种,即红腺忍冬L. hypoglauca Miq.、山银花L. confusa DC.和毛花柱忍冬L. dasystyla Rehd.。金银花药材多个基源的局面一直持续了28年,期间经历了1977、1985、1990、1995和2000年5版药典。化学成分研究结果,金银花有效成分以绿原酸和木犀草苷为主,其余种类木犀草苷含量甚少,主要以绿原酸为主,二者成分差异较大。为保护传统道地药材,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金银花药材来源分列为金银花和山银花,金银花基源为忍冬L. japonica Thunb.;山银花基源为灰毡毛忍冬L. macranthoides Hand.–Mazz.、红腺忍冬L. hypoglauca Miq.和华南忍冬L. confusa DC,2010版药典增加了黄褐毛忍冬L. fulvotometosa Hsu et S.C. C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