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天麻的栽培历史
天麻在我国有2000多年的应用历史,但因对天麻的植物学特征和生长发育习性不清楚,古代和近代一直未实现天麻的人工栽培,仅靠采挖野生资源供药用。1911 年,日本学者草野俊助发现了天麻和蜜环菌的共生关系。1958年,我国学者开始报道天麻栽培方法。此后,四川、北京、云南等地学者先后开展了天麻人工栽培技术攻关,其中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的徐锦堂和云南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周铉是攻克天麻人工栽培技术的关键学者,并在全国进行了大规模推广应用,所栽培的天麻分别被称为“北天麻”和“南天麻”。
徐锦堂于1959年在湖北利川开始天麻人工栽培研究工作。1963~1965年,他先后在湖北利川和恩施,四川古蔺和峨眉山。以及重庆石柱县等天麻产区,对野生天麻生长的生态条件、繁殖方法、生长规律及其与蜜环菌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分离得到蜜环菌菌种。1965年,他利用野生蜜环菌菌材伴栽天麻获得成功,首创了利用蜜环菌侵染过的野生树根做菌种培养菌材的方法,结束了我国天麻不能人工栽培的历史。1972 年,徐锦堂同他人协作发明了“天麻无性繁殖--固定菌床栽培法”,取得了高产稳产的效果,并在全国进行了大规模推广。1980年,他发明的“天麻有性繁殖方法--树叶菌床法”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980~1981年,他进一步从天麻种子发芽的原球茎中分离、筛选出12种天麻种子共生萌发菌,不仅从理论上阐明了天麻种子发芽与真菌的营养关系,同时应用于生产,使天麻种子的发芽率提高到30%左右。1993年,徐锦堂同冉砚珠编著出版了《中国天麻栽培学》,第一次系统地介绍了天麻人工栽培的相关理论和技术。
周铉于1966~1979年在云南昭通彝良县小草坝下放驻点,从此在小草坝朝天马林场开始了长达13年的天麻无性、有性繁殖方法的研究与实践。他发明了“带菌须根苗床法”,首次实现了天麻种子的有性播种繁殖。1974年和1981年,他分别发表了《天麻有性繁殖》和《天麻生活史》2篇论文,介绍了其成功利用天麻种子进行有性繁殖和生产商品麻的方法。1987年,周铉与杨兴华等合作出版了专著《天麻形态学》,详细介绍了天麻形态解剖学工作和天麻的栽培情况。1988年,他主持完成的“中国天麻属植物的综合研究”,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另外,四川省中药研究所的刘玉亭,申科院星明植物研究所的刘方媛,南京药学院的沈栋侠,庐山植物园的杨涤清,广西植物园的黄正福,南京中医学院的庄毅、王水珍,以及贵州植物园的牟必善、袁崇文等学者在20世纪60~80年代也先后从事天麻栽培研究,均为解决我国天麻资源短缺、探索天麻栽培技术做出了贡献。
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国科研人员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天麻两菌优良菌株筛选和生产技术、杂交育种技术,有性高效繁育技术、规范化栽培(GAP)技术、产地加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一大批先进实用的科研成果,并在陕西、湖北、云南、贵州、安徽、四川等省进行推广,涌现出一大批“天麻之乡”,缓解了天麻药材原料的需求,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