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油菜甘蓝夜蛾为害的措施

时间:2022-12-20 14:39:36 来源:网络 浏览:275次

学名 Mamestra brassicae(L.)鳞翅目,夜蛾科。别名甘蓝夜盗蛾。异名Barathra brassicae(L.)。分布除福建、台湾、广东三省末见外,其余各省均有分布。

寄主 45科120种以上,如油菜、甘蓝、白菜萝卜菠菜、瓜类、姜、葱、豆类、青椒、番茄茄子马铃薯胡萝卜及其他农作物,但以甘蓝、白菜为主。四川发现还为害桑树。

为害特点 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取食叶肉,残留表皮,3龄后可将叶片吃成孔洞或缺刻,4龄后分散为害,昼夜取食,6龄幼虫白天潜伏根际土中,夜出为害。大龄幼虫可钻入叶球为害,并排泄大量虫粪,使叶球内因污染引起腐烂,造成严重减产并使蔬菜失去商品价值。

形态特征、生活习性 见甜菜害虫一甘蓝夜蛾。

防治方法 (1)加强预测预报 由于3龄以后幼虫分散,又常钻入叶球,防治很困难,而在初龄期不仅食量小、抗药性差,并且集中取食,是暴露的,易于用药防治,因此必须做好预测预报工作。通常结合诱杀成虫,采用黑光灯或糖醋盆,监测每日成虫发生量,在成虫盛期一周后即为防治适期。关于防治指标,我国尚无统一的标准,就原苏联的规定,在扩蓝的早熟品种,于叶球形成初期,若有虫株率1%,幼虫数量达l一3头/株,或5—8头/mz;在晚熟品种上,于叶球形成初期,若有虫株率10%,幼虫数量达5头/株,则应开展防治。(2)农业防治 甘蓝夜蛾以蛹在土中越冬,因此对菜田进行秋耕或冬耕,可消灭部分虫蛹。甘蓝夜蛾卵成块产于菜叶上,并且2龄前幼虫不分散,极易发现,可结合田间管理,及时摘除。(3)诱杀成虫 在成虫发生期,可设置黑光灯或糖醋盆诱杀,在春季可结合诱杀地老虎成虫同时进行。(4)生物防治 在甘蓝夜蛾卵期可人工释放赤眼蜂,每667m26—8个放蜂点,每次释放2000一3000头,隔5天1次,持续2—3次,可使总寄生率达80%以上。在幼虫期可喷洒苏云金杆菌制剂,要选用对夜蛾科幼虫致病力强的菌系,并要在幼虫钻入叶球前施用。(5)化学防治。参见甜菜害虫一甘蓝夜蛾。

评论
评论
发 布

《防治油菜甘蓝夜蛾为害的措施》内容对您是否有用,请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