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猴头菇的栽培技术

时间:2022-12-20 14:40:45 来源:网络 浏览:111次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常山猴头就闻名全国,产量位居世界之首。九十年代之前是用瓶子进行猴头菇子实体培养,九十年代后改用塑料袋栽培,即将培养料装在塑料袋中,经灭菌、接种、培养,然后控制栽培条件长出子实体。

一、场地选择

生产场地应选择生态环境好,水质优良,无有毒气体,周围300m无各种污水及其它污染源。要求座北朝南,通气性好,空气新鲜;栽培室内地要求平整,要有地窗、门窗。

二、栽培季节的选择

猴头菇菌丝的适宜生长温度25±2℃,子实体的适宜生长温度12―18℃,高于20℃子实体生长不良,低于10℃时子实体生长缓慢。从投料到结束需100天左右,其中菌丝体培养需25天左右。浙江一带在当年9月下旬至次年1 月上旬为佳。

三、培养料的配制及装袋

培养料配制要考虑四个方面:*配方,配制方法,合理水份,适宜PH值。培养料应根据当地资源因地制宜地采用,一般常用棉籽壳、玉米蕊渣、麦麸、木屑、米糠等原料。

先将棉籽壳按1∶1料水比预湿,根据具体配方要求加入其它培养料,拌透拌匀,含水量控制在65%左右。简单测试方法:手捏培养料手指间有水珠几滴,说明含水量已达要求。

将培养料装入14cm×27cm聚丙烯塑料袋至高12―14cm,培养料松紧度要求上下均匀一致,稍坚实(袋料用手压后不能有凹陷),袋口用塑料绳扎好。装料必须在6小时内完成。

四、灭菌

袋料栽培以常压灭菌为好,常压灭菌温度为100℃保持12小时以上。高压灭菌1.5kg/cm2保持2小时。以立式高压灭菌锅为例,其操作步骤是:①关闭排水阀,旋开进水阀或打开锅盖,向锅内加入适量的水,然后将需灭菌的物品放入锅内,不要放得太挤,以免影响蒸汽流通。②盖好锅盖,拧紧进水阀,勿使漏气,开始加热,当压力表指针上升到0.5 kg/cm2压力时,应旋开排气阀,放出锅内冷空气约数分钟,待空气排尽,表针降至零位时,关闭排气阀继续加热.。④灭菌完毕后,慢慢旋开排气阀,放尽锅内蒸汽,打开锅盖,取出物品。⑤使用完毕后,排尽锅内余水,保持锅内干燥,以免生锈或形成水垢。

五、接种

一般在接种室或接种箱中进行,接种环境要求清洁、干燥,并进行消毒处理,所使用的菌种要求符合质量标准。当料温冷却到28℃以下后,将袋料、菌种、酒精灯、接种工具等放入接种箱或无菌室内。接种箱或无菌室内放入10ml/m3甲醛和2g高锰酸钾进行反应或适量的其它消毒药剂,密闭熏蒸0.5小时后接种。接种时先点燃酒精灯,右手持接种耙在火焰上燃烧,左手握住菌种瓶并靠近火焰处,拔掉棉塞,剔除菌种表面的老菌种块,将菌种挖成小块,再把菌种瓶横放在菌种架上。然后左手再握住待接的袋子,在靠近酒精灯的无菌区内,把菌种块接入袋内,扎好袋口。操作动作要求迅速、敏捷、准确。每瓶菌种接35袋左右。棒形袋接种时,右手用1根1.2cm直径的锥形棒,向料袋刺接种穴,穴深2cm,随即用镊子镊取花生粒大小菌种1块塞入菌种穴中,1根棒可接4~5个接种穴,穴距6cm~7cm,接好后穴口用胶布封贴,或在袋外再套只稍大的灭过菌的塑料袋,用绳子扎住袋口。

六、培养

培养方法:壶形袋是接种面朝上双层排放;棒形袋是墙式叠放,堆高8~10袋,菌墙间要留有70cm左右宽的走道。

培养管理:①培养室内外要做好消毒、杀虫、清洁卫生工作。②培养室的温度控制在22℃~25℃之间菌丝活力强,不会提早形成子实体。温度高于28℃,菌丝长好后容易退化,温度低于20℃,菌丝未长满就会形成子实体。③用草帘、遮阳网遮光,使发菌室基本黑暗(50LX~60LX光照度)。④勤捡杂菌,以减少重复感染。

七、出菇管理

1、揭盖或开袋:猴头菇子实体形成、生长需要有一个长菇的口子和良好的空气。壶形袋子实体从袋口长出,因此要把袋口做成瓶口状,具体做法是用宽1cm~2cm,长10 cm左右的塑料包装带,弯成直径4 cm~5 cm的环,两边连接处用订书针订住或用火烫粘,然后将袋口穿进塑料环,再翻折于圈外,拉直,用橡皮筋扎好袋口即成。棒形袋将接种穴的胶布撕去后单层平卧于架子上,穴口向上。

2、环境控制:出菇房要控制好温度、空气、光照、空间湿度等条件,某一条件不适宜,都会影响猴头菇的产量。猴头菇生长要求较低的温度,较高的空气湿度,较好的散光,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要超过0.1%。出菇期间可抓住温度这一关键来灵活管理,10℃~25℃都可形成原基,*12℃~18℃。

①在气温正常时:采用地面洒水,空间喷雾,保持菇房空气湿度90%,保证有100LX散射光,诱导原基形成。子实体生长阶段,要保持空间湿度85%~90%,保持菇房空气新鲜,无闷气感,门窗每天开启4~8小时,同时门窗要挂草帘,防止被风直吹。

②在气温偏高时:气温高于25℃时,就不能形成子实体。因此要打开门窗,掀掉天花板,门窗外挂的草帘也要撑开,加大通风,降低湿度,避免高温高湿。

③在气温偏低时:温度低,子实体的分化、生长慢。低于6℃时,子实体完全停止生长,从而使子实体表面冻僵,成为光秃型猴头菇。因此要增加保温措施,在空中加一层薄膜,加厚窗帘,甚至可以加温。

八、采收及采收后的管理

猴头菇在子实体7~8成熟就应该采收。采收标准是子实体球体基本长足、坚实,菌刺长度在0.5cm~1cm,未弹射孢子前及时采摘。采收方法是用割刀从子实体基部切下。采摘时要轻拿轻放,采收后2小时内应送厂加工,以防发热变质。采收后应将留于基部的残留物去掉,然后停水养菌偏干管理3~5天,7~10天原基又开始形成,此时又可进行出菇管理。壶形袋栽一般能采4~5次,捧形袋每一种穴可收3次左右。

评论
评论
发 布

《常山猴头菇的栽培技术》内容对您是否有用,请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