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冬春茬芦笋多层覆盖栽培
采用大棚、内棚、小拱棚、地膜多层覆盖方式栽培冬春茬芦笋,可以显著提高棚室的防寒保温性能,实现芦笋冬春季节生产。
覆盖结构 钢架大棚跨度为8米,长度可根据地块而定,一般为50米左右,肩高1.8米,脊高4米,裙部高0.4米,拱间距0.8米,每隔3米用压膜线固定。内棚跨度7米,两侧距大棚各0.5米,内棚棚头较大棚缩短2米,棚尾缩短1米,肩高1.5米,脊高3.5米,拱间距2米,不设压膜线及裙部。在内棚内搭建4个小拱棚,材料为粗0.6厘米的实心玻璃纤维杆,棚高0.8米,跨度与畦面相同,拱间距0.5米,棚间距0.5米。大棚、内棚和小拱棚膜均采用塑料无滴膜,小拱棚外再加盖无纺布,棚内畦面覆盖白色地膜。
栽培要点 (1)品种选用。大棚冬春茬芦笋3月之前的市场价格高于后期3倍,可见品种的早熟性至关重要,同时要兼顾抗病性强、笋茎粗壮、高产优质等特点,结合多年实践,宜选用加州早生。覆膜前清除田间枯萎茎叶和杂草,中耕松土,沟施基肥,结合墒情适当浇水,以提高肥料利用率。(2)温湿度控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揭盖小拱棚棚膜和无纺布。棚温白天控制在20——30℃,夜间控制在15℃左右,天气寒冷或遇雨雪天气上午推迟揭膜,下午提早覆盖。棚温超过20℃时揭开小拱棚棚膜和无纺布进行出笋、采笋等田间管理。棚温超过30℃时适当揭开大棚背风面的棚膜通风换气,下午4时前后覆盖保温。多层覆盖具有较高的保湿能力,应在中午适当通风,降低小拱棚和土壤湿度,防止病害发生。(3)水肥管理。根据土壤墒情膜下滴灌,不能沟灌,尽可能降低棚室空气湿度。多层覆盖前施催芽肥,一般在12月下旬至1月上旬,每亩施有机肥1000公斤、三元复合肥300公斤、过磷酸钙15——20公斤以及适量微肥。2月下旬至3月上旬气温回升,芦笋鳞芽萌发和嫩茎生长速度加快,大量新根形成,需要足够的养分,可每亩沟施有机肥1000公斤、尿素20公斤。(4)防治病虫。病害主要是茎枯病和根腐病,采用嘧菌酯、异菌脲、多菌灵等药灌根或喷雾有较好防效,对茎枯病也可用40%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可湿性粉剂加白乳胶黏合剂涂茎。害虫主要有夜蛾类、蚜虫、蓟马等,集中在3—5月发生,重点采用毒饵、黄板、杀虫灯等诱杀,配合用敌百虫、高效氯氰菊酯、辛硫磷等药喷雾防治。(5)出笋管理。大棚冬春茬芦笋多层覆盖栽培,早熟品种1周内即可出笋,应注意查看,及时刺破地膜,让嫩笋顺利向上生长,防止笋尖弯曲。(6)春季留母茎。留养春母茎是大棚芦笋栽培的重要措施,3月下旬至4月初,每株选留分布均匀、无病虫害、茎粗1厘米左右的健壮母茎3——4根,多余全部采收,留母茎数量根据芦笋生长年限和栽培密度适当增加。采笋结束后施足肥料,供植株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