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黑痣病的发生与防治

时间:2022-12-20 14:44:09 来源:网络 浏览:173次

马铃薯黑痣病又称“黑色粗皮病、茎溃疡病”,是一种重要的土传真菌性病害。主要表现在马铃薯的表皮上形成黑色或暗褐色的斑块,即黑痣病菌核。早在1858 年Kuhn 对此病就有报道。我国在1922 年和1932 年分别在台湾和广东陆续发现过此病, 当时由于该病对马铃薯危害不甚严重, 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随着马铃薯产业的迅猛发展,马铃薯种植面积逐渐扩大,重迎茬问题较为普遍,在马铃薯种植区黑痣病日趋加重,且发病较为普遍,一般可造成马铃薯减产15%左右,个别年份可达全田毁灭,严重影响着马铃薯的产量与品质, 阻碍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因此,通过本文的介绍,使人们更好的认识和了解黑痣病,熟悉并掌握该病的防治方法。

1 黑痣病危害症状

马铃薯黑痣病因受害部位不同而表现多样,主要表现在块茎上。当马铃薯幼芽被侵染后,在幼芽上会出现黑褐色病斑或斑纹,致使组织生长点坏死,阻滞了幼苗生长发育,有时也从基部节上再长出芽条,造成田间缺苗或出苗较晚,幼苗长势弱等。苗期主要侵染地下茎, 在地下茎上出现指印状或环剥的黑褐色溃疡面(即病斑),使植株生长受阻,长得比较矮小、顶部丛生,严重时植株顶部叶片向上卷曲,并褪绿;还有的由于溃疡面环削伤及导管系统,使地上部枯萎或形成气生薯,在近地表的地上茎表面,往往产生蛛丝状的白霉,溃疡严重时,阻滞了养分向块茎的运输,而在地上茎中积累,使茎变粗而植株矮化或产生许多气生薯。溃疡病感染匍匐茎,出现淡褐色病斑,使匍匐茎顶端不再膨大,不能形成薯块,感病轻者可长成薯块,但结薯非常小;也可引起匍匐茎乱长,影响结薯或结薯畸形,受侵染的植株,根量减少,形成稀少的枝条,若病斑绕匍匐茎一周,易引起新生小薯的脱落。匍匐茎中后期发病的导致块茎畸形,停止发育,当病斑绕茎一周时,叶片变黄、变紫,向上翻卷,并产生气生薯。在成熟的块茎表面形成大小不一、数量不等、形状各异、坚硬的、颗粒状的黑褐色或暗褐色的斑块,也就是病原菌的菌核,不容易冲洗掉,而菌核下边的组织保持完好。也有的块茎因受侵染而导致破裂、锈斑和末端坏死等。

2 病原菌侵染特点

马铃薯黑痣病是马铃薯丝核菌溃疡病的病原菌侵染所致,是一种真菌性病害, 其无性繁殖阶段是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 有性世代为Thanatephorus cucumeris(Frank) Donk,为兼性寄生菌。该菌有多个株系,寄主范围非常广泛,至少能侵染43科263 种植物。菌丝体幼嫩时为无色,呈斜向生长,与主菌丝体的结合处呈收缩状;老化时变褐,与主菌丝体呈直角。有时菌丝体变成一簇,*终发育成为小菌核。在相对湿度较高的条件下,其有性世代担子圆状,大小为[(12~18)×(8~11))μm,具有4 个小柄,后期变为触角状,大小为[(5.5~12)×(1.5~3.5)]μm。担孢子为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透明,大小为[(7~12.5)×(4~6)]μm。

该病菌以菌丝体的形式可随植物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也可以菌核形式在块茎上或土壤里存活过冬。第二年当马铃薯播种后,在适宜的温湿度下,病菌侵染幼芽,并迅速在细胞内扩散,进入皮层和导管组织,从芽条基部产生的侧枝也可被病菌侵染。在生长季节又可侵染近地表的茎、地下茎、匍匐茎和块茎。该病菌能在较大温度范围内生长, 菌核在8~30℃之间皆可萌发,担孢子萌发的*适温度为23℃,低温潮湿的环境利于该病的发生, *适宜该病害发展的土壤温度为18℃。当外界条件不适宜快速出苗时,如低温和土壤过湿,它会对幼芽产生极大的危害。

3 黑痣病防治措施

3.1 农业措施

选用无病种薯, 培育无病壮苗, 建立无病留种田。由于菌核能长期在土壤中越冬存活,可与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倒茬,实行三年以上轮作制,避免重迎茬。注意地块的选择,应选择地势平坦,易排涝,以降低土壤湿度。适时晚播和浅播,以提高地温,促进早出苗,减少幼芽在土壤中的时间,减少病菌的侵染。一旦田间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在远离种植地块处深埋,病穴内撒入生石灰等消毒。

3.2 化学防治

药剂拌种,为防种薯带病和土壤传染,栽种时薯块用多菌灵等内吸性杀菌剂稀释液浸种或2.5%适乐时、3.5%满适金等药剂稀释后拌种。

垄沟药剂喷雾,用25%的阿米西达(Amistar)悬浮剂等,在种薯播种到垄沟后马上进行沟内喷药,使药物均匀喷到土壤和芽块上,然后复土;进行土壤消毒,用土壤消毒剂PCNB(五氯硝基苯)混合在种植带上,可降低该病害的发生。

3.3 生物防治

用木霉菌(Trichoderma)和双核丝核菌(Rhizoctonia)作为生物防治可减轻此病害。

评论
评论
发 布

《马铃薯黑痣病的发生与防治》内容对您是否有用,请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