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栽培技术规程
一、技术指标
1、环境条件。斑鸠店镇大蒜生产基地远离城市矿区,产品生产环境无“三废”等有害物质污染,土壤、水质经有关部门多次测定,均无污染,大气纯净,环境保护好,是泰安市生态农业乡镇。
2、精细整地。浅耕灭茬,深翻耕地,加大活土层,达到25厘米以上,促进根系深扎,利于肥水吸收。结合整地,及时清理上茬病残植株、瓦块、石头、碎废地膜等,以减少病虫源,优化土壤物性。
3、施肥技术。肥料的施用以有机肥为主,底肥为主,选择配方施肥。腐熟的优质圈肥施入土壤耕层,增加有机质含量。化肥与有机肥、微生物肥配合使用,即每亩基施有机肥5000千克加磷酸二铵20千克、微生物肥60千克。追施以速效性肥料为主,在大蒜的生长期施用,补充所需养分。在蒜瓣“露尖”时结合浇水,每亩施入尿素20千克,翌年返青后鳞芽分化时亩施入“301”大蒜肥40公斤,施肥后立即灌水,大蒜收获前10天,亩施速效氮肥(硫酸铵)15千克,以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4、地膜的应用。应用地膜覆盖措施,可有效提高小环境地温、气温,可防止枯萎病、蒜蛆等病虫害的发生。
5、科学浇水。在大蒜生产中,选用无污染,清洁卫生的水,适期适量浇水。
6、病虫害防治。立足“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为重点,化学防治根据预测预报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农药使用原则的要求。积极防治,把病虫害防控在*范围内。主要病虫害种类有紫斑病、疫病、烟蓟马等。
6.1物理防治:田间挂银灰膜条避蚜虫,减少蚜虫传毒危害,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6.2农业防治:因地制宜选用抗耐病良种;加强田间管理,采用以有机肥为主的平衡施肥技术,增强植株抗病力;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避免与葱属植物邻作或连作。
6.3化学防治:(1)病害:大蒜的病害主要是大蒜紫斑病和疫病。可喷施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每次用量20—30克/亩,全年使用次数2次,末次使用时间在收获前10天。(2)虫害:可用25%爱卡士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烟蓟马,每亩用量30—45克,末次使用时间为收获前15天。
6.4禁用药剂:禁止使用甲拌磷(3911)、乙拌磷、久效磷、对硫磷(1605)、甲基异抑磷、氧化乐果、敌虫威、涕灭威、杀虫眯、三氯杀螨醇、六六六、林丹粉、氟化钠、氟乙酰胺、福美砷及其他砷制剂等农药。
二、大蒜栽培技术规程
1、主题内容与适应范围。本规程规定了基地大蒜栽培的播前准备、栽培技术、返青期管理、蒜苔及蒜头形成期管理、病虫害防治。
2、指标要求。(1)产量:每年一作两收,亩产蒜苔400—500公斤,大蒜2000—2500公斤。(2)密度:苏联杂交蒜一般亩株数26000—30000株。(3)质量:5公分以上的达80%,4—5公分达15%,4公分以下的控制在5%以内。
3、主要栽培技术标准。(1)精细整地,作畦和施基肥。选择土壤肥沃、水浇条件好的地块,深翻20—25厘米左右晒垄,精细整地,施足基肥。根据地块大小和地膜尺寸整成合适的畦。
(2)播种。①蒜种的选择和处理。种蒜瓣的大小与产量有着密切关系。蒜瓣越大,长出的植株越壮,在播种前选择蒜瓣较肥大、肉质洁白、无病、无霉、无伤残者作种蒜。如果种蒜瓣大小不整齐,可以按大、中、小分为三级,分别播种,以便管理。为了让蒜种下后出苗齐壮,可用清水浸种。②播种方法。苏联杂交蒜适宜稀植,可按株行距15×17厘米或16×16厘米,亩株数可在2.5—3万株。播种时蒜瓣方向应一致,瓣背间与行向一致,出苗后蒜叶处于平行,互不影响光照,播完后碾实浇透水,但不要过大,约3—4天后覆膜,覆膜时用盘子把两边压入深土中,上面不要压土。
(3)田间管理。①苗期管理。刚露芽时用扫帚轻轻拍打,让其顶出膜。出苗后,个别顶不出膜的可用钩子钩出,10月中下旬天气干旱可浇*水。②返青期的管理。春季返青后,视土壤墒情可与清明节前后浇*返青水,追肥约15千克/亩尿素。以后经常保持地面湿润,在收获蒜苔前3—4天停止灌水,在收获前10天停止施入肥料,蒜头收获前一周停止浇水。③适时收获及晾晒。适时采苔,不仅产品质地柔嫩,并可节省养分,促进蒜头迅速膨大。采苔时尽量不要损伤叶片或使植株倒伏,以免影响养分的制造和输送,而降低蒜头产量。提苔后15—18天左右,叶片枯黄,假茎松软时为蒜头收获适期。采取边刨蒜头边切须根边粗分级晾晒,晒时切忌将切口粘土。在田间按蒜叶压着蒜头朝一方向晾晒3—5天后再扎成或编成辫子,搭在支起的人字架上继续晾晒,注意架应搭在通风处,经常翻动至晒干,待出售时再将蒜头从蒜瓣上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