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育辣(甜)椒壮苗
辣(甜)椒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蔬菜和调味品,它营养价值高,维生素含量丰富,特别Vc是所有蔬菜中含量*的。一般大田栽培,受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到7月中旬才能收获。而采用棚室育苗,收获期可以提前到4月下旬。但是幼苗的强壮与否,对将来产量影响极大。所以要想获得丰产,首先要培育无病虫害、长势好的壮实秧苗,现将其技术介绍如下:
一、适时安排播期。播期取决于定植时间,一般早熟品种3月份定植,中晚熟品种4月份定植。所以一般郑州地区早春栽培播期安排在12月中下旬,中晚熟栽培播期安排在1月上中旬。每亩地需用种量一般为50克。
二、播前种子处理。把种子放入55℃的热水中浸烫15-20分钟,然后放入30℃的温水浸泡5-6小时。采用药剂浸种可在水中加入10%磷酸三钠,对种子进行浸泡,钝化病毒病。无论用哪种药剂浸种,*后一定要多次清洗种子,至无药剂为止。浸泡后催芽,催芽需采取避光措施,发芽适温25-30℃。低于15℃,高于35℃种子都不发芽。待50-60%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三、出苗前的管理。苗床选择2-3年内未种过茄科植物的土地。苗期需肥少,撒入少许鸡粪、适量复合肥及百菌清混合均匀,深耕25-30厘米,使肥料与土壤混合均匀,整地耙平。把种子与细沙或已滤好的煤渣混合均匀,动作要轻,防止折断胚根,选择晴天上午进行播种,把种子均匀撒播在浇透水的苗床内,再覆盖上一层厚度约0.5-1厘米细培养土,盖上塑料薄膜,插上小拱棚加盖无纺布进行保温、保湿。有条件的采用地热线来加热。出苗前,如果苗床内出现大的裂缝,这是由于浇水不均匀造成的,应用湿润的细土盖住裂缝。还应在种子拱土前,再撒一层细土,防止带帽出土。待幼苗80%出土后,应进行捣苗。捣苗是防止幼苗掀开床土,露出胚根。捣苗时,用力要轻,以防伤害幼苗。这时,一般在晴天上午应逐渐撤去覆盖物,这样不但使幼苗早日见光进行光合作用,而且使异养快速转化为自养。夜间温度低,仍需覆盖。
四、出苗后的管理。待幼苗两片子叶完全展开后,这时应降低苗床温度,白天20-25℃,夜间13-15℃,阴雪天要再降1-2℃,这是为了增加幼苗的抗逆性和抵抗能力。注意调节湿度,及时放风,防止温湿度过高,出现"高脚苗"及病虫害的发生。为了防止幼苗拥挤,给幼苗更多的光照,根系更多的空间使之发育更好,应及时进行间苗。间苗是把那些高脚苗、无心苗、劣质苗拔掉。及时喷施0.5%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使幼苗增强抵抗能力,更加粗壮。
五、分苗。幼苗长到2叶1心或3叶1心时,进行分苗。分苗是为了幼苗有更好的发展空间,来发展根系、茎叶,侧根,来减少定植时根系损伤及加快定植后的缓苗。分苗选择晴天上午进行,苗与苗间距3-4厘米。分苗完毕后,浇一透水,然后闭棚,增温。白天保持在25-28℃,夜间16-18℃。待幼苗扎根,心叶见长后,再浇1次缓苗水,水量应小,水中可加入磷酸二氢钾。趁土壤墒情适宜,及时进行中耕,中耕除湿2-3次,防止土壤板结,使土壤疏松透气。严寒时节,采取防寒保温措施,如加盖草苫,减少浇水量。在阴雨天,也要揭苫,让幼苗见光,增加棚室温度。降雪后,及时扫除棚膜上的积雪,防止压坏苗棚及增加光照,大风天气及时关闭风口,紧压线,固定地锚,防止大风进入,造成闪苗。
六、生理病害及防治措施
沤根苗:是苗床湿度大、温度低引起的。应选择透气良好的土壤作苗床,及时进行中耕松土,减少浇水量,设法提高地温。采用地热线育苗,一旦发生沤根及时通风排湿,也可撒施细干土或草木灰吸湿。
徒长苗:由于播量大,出苗后高温高湿引起。控制播种量及时进行间苗。尽量增加光照减少浇水量,进行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促使秧苗转壮。
老化苗:是由苗龄或蹲苗时间过长引起的,蹲苗时间长短要适度,蹲苗时低温时间不宜过长,防止长时间干旱造成幼苗老化。蹲苗*采用控温不控水的办法。
萎蔫苗:由于连阴天后,天气突然转晴,全部揭苫所致。转晴后要使幼苗逐渐见光,不要立即全部揭开,逐渐增加光照。
戴帽苗:是由苗床覆土过薄所致。底水要浇透,覆土厚度均匀适当,在0.5-1厘米左右为宜。
七、病害及防治措施。苗期发现猝倒病、立枯病的防治方法,苗床选择2-3年没种过茄科作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如发现病情,应用40%五氯硝基苯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上细干土,撒入苗床内。
立枯病发病,可选用72.2%普力克水剂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混合喷雾,7-10天喷*,连喷2-3次,兼治立枯和猝倒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