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眼斑病
时间:2022-12-20 14:50:08
来源:网络
浏览:124次
〔病原菌学名〕Drechslera spicifera (Bain) v. Arx 〔寄主作物〕姜。 〔病害诊断〕为害叶片。叶片发病,初时产生褐色小斑点,扩展后病斑梭形,大小5~10毫米,灰白色,边缘浅褐色,周围有明显或不明显的黄色晕圈。湿度大时,病斑两面生出暗灰色至黑色霉状物。发病严重时,叶片上病斑连片,造成病地黄枯而死。 致病菌为德斯霉。病菌分生孢子梗多单生,正直不分枝,榄黄色,顶端色稍浅,基部细胞膨大,产孢细胞多茁芽殖,合轴式伸长。分生孢子长椭圆形,两端钝圆,正直,浅榄黄色,有3~7个隔膜。分生孢子单生或顶侧生。 〔发病规律〕病菌以分生孢子丛在病残体上并随之在土壤中越冬。翌年越冬菌产生分生孢子侵染引起田间植株发病,病株产生出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扩散,引起再侵染,病害不断扩展蔓延。 病菌喜温湿条件,温暖、多湿条件有利于病害发生和发展。地势低洼、多湿、肥料不足,特别是钾肥不足发病重。管理粗放、植株生长不良,病害明显加重。 〔防治措施〕 (1)选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肥沃地块种植。做好翻耕、整地。 (2)施足腐熟粪肥,增施磷、钾肥,特别是钾肥绝不能缺。 (3)适量灌水,雨后清沟排渍,降低田间湿度。 (4)发病初期及时拔出病株或摘除病叶,减少田间菌源。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集中烧毁或深埋,然后深翻土壤。 (5)发病初期及时药剂防治,药剂可选用30%氧氯化铜悬浮剂600倍液,或12%绿乳铜乳油500倍液,或30%绿得保悬浮剂4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6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0%百霜净胶悬剂6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