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主要病害症状及综合防治方法
时间:2022-12-20 14:50:16
来源:网络
浏览:134次
一、病害症状 (一)丝瓜霜霉病 主要为害叶片,病叶先出现不规则淡黄色至鲜黄色病斑,后扩大为多角形黄褐色病斑,潮湿时病斑背面出现紫黑色霉层,后期病斑连成片,叶片枯死,严重减产。该病病原为古巴假霜霉真菌,病菌在病残体上越冬。低温阴雨,空气湿度大,昼夜温差大,田间排水不良,均有利于发病。在田间病菌借风雨传播蔓延。 (二)丝瓜炭疽病 轮纹是该病后期的主要特征,发病初期为淡黄色近圆形小斑点,后扩大变为黑褐色,且具有轮纹。干燥时病斑中央易穿孔破裂。严重时,叶片提早枯死,造成植株枯萎死亡;瓜蔓及叶柄感病,病斑为椭圆形,深褐色凹陷,湿度大时,病斑部位溢出粉红色粘液。该病病原属半知菌亚门、葫芦科刺盘孢属,喜高温高湿,阴天多雨有利于该病大发生。病原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在病残体上越冬。 (三)丝瓜白粉病 主要为害叶、叶柄和茎。叶片正背面初生圆形或不规则白粉斑后来连片,叶片变黄,叶枯。发病初期,不易发现,严重后防治困难,影响产量。该病病原为瓜类丝壳白粉菌真菌。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寄主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来源,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 (四)丝瓜疫病 主要为害果实,有时茎蔓及叶也受害。果实发病多从花蒂开始,病斑凹陷,初为水渍状暗绿色,湿度大时瓜条很快软腐,并有白色霉状物。茎蔓发病主要在嫩茎或节间部位初为水渍状,扩大后整段湿腐,暗褐色。叶片发病,初为水渍状黄褐色斑,湿度大时着生白色霉层,干燥时呈青白色,容易破碎。病原为鞭毛菌亚门寄生性疫霉真菌,以菌丝或卵孢子在种子与病残体上越冬传播。(五)丝瓜病毒病 症状表现为幼叶感病后呈浅绿和深绿相间斑驳或褪色小环斑,老叶呈现黄色环斑或黄绿色相间花叶,叶片扭缩或畸形,后期产生枯死斑。果实发病后呈螺旋状畸形或细小扭曲,有褪绿病斑。该病毒除蚜虫传染外,接触摩擦也可传毒,天气干旱高温,有利于蚜虫发生,病毒病发生也重。 二、综合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良种 据调查,优质抗病品种主要有夏棠一号、广州乌皮、白玉霜等,可因地制宜选用。 2、种子处理 播前3~5天,用52℃温水浸种30分钟,并不断搅拌,待水温下降后换清水浸种24小时,然后再选用50%多菌灵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2~3小时,再用72%农用链霉素500倍液侵种半小时,捞出冲洗干净后在25℃~30℃的条件下催芽。 3、苗床土消毒 选择土质好、肥力高的土壤作苗床土,在施足基肥和氮、磷、钾肥的情况下,对苗床整平整细,并每立方米苗床培养土均匀施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8%雷多米尔锰锌粉剂25~30克对土壤进行处理,对丝瓜病害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4、棚室消毒。对于棚室种植的丝瓜,在瓜苗移栽前,每亩用250克45%百菌清烟剂,于傍晚闭棚室前,将药分成4~5份均匀置于棚室中间,用火点燃,着烟后闭棚、室熏杀1~2日,可杀灭棚室内大部分残存的病菌,能起到较好的减少病菌侵染的机会。 5、 加强栽培管理。施足有机肥和饼肥,搞好氮、磷、钾配方施肥,补施微肥,生长期进行叶面喷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对大棚栽培的丝瓜要小水勤浇,避免大水漫灌,控制浇水次数,随时注意排风降湿,及时清除病叶、病株、病茎、病果并带到棚室外销毁。 6、药剂防治:(1)防治霜霉病。可选用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或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天防治一次,连防2~3次,防治效果较好。(2)防治炭疽病。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或6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防治一次,连防2~3次,效果明显。(3)防治疫病。可选用58%雷多米尔粉剂500倍液喷施防治,能控制疫病的发生与蔓延。(4)防治白粉病。可选用40%富星乳油8000倍液,呀12.5%特普唑粉剂1500倍液,或20%粉锈宁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隔5~7天防治一次,连防2~3次,效果较好。(5)防治病毒病。可选用20%病毒A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1000倍液喷雾防治,每7天防治一次,连喷2~3次。为防止传播病毒病,及时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50%避蚜雾可湿性粉剂每亩10克喷雾防治瓜蚜,对病毒有较好的预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