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莴笋栽培管理技术
时间:2022-12-20 14:50:20
来源:网络
浏览:201次
秋莴笋在9-11月大量上市,可利用不同品种分期播种,分期采收。如采用薄膜覆盖和贮藏,则可供应至元旦、春节,经济效益较好。一、品种选择:秋莴笋应选择耐热性强、晚熟不抽薹、对高温长日照不敏感的品种,如尖叶鸭蛋笋、成都杆、二白皮、万年椿、南京紫皮香、尖叶苔杆笋、锣锤、上海大圆叶等。二、浸种催芽:莴笋属喜冷凉型蔬菜,种子4℃开始发芽,15℃发芽最快。当温度超过30℃时,发芽速度减缓,甚至受阻。这是因为莴笋种子为瘦果,有坚厚的果皮和种皮,种子在高温下萌芽,呼吸作用旺盛,进入胚的氧气不足,抑制发芽。种子用凉水浸0.5至3小时,淘洗干净,放入冰箱中冰24小时,冻成冰,拿出来放在阴凉的地方等冰化开,待3天后出芽即可播种。也可用保温瓶,把种子泡好后放入保温瓶,再放2支冰棒,1天4支,2-3天也可出芽。也可将种子吊挂在深井里离水面30至40厘米处。切忌触水。催芽期间,每天用清水洗种,4至5天种子露芽,可取出播种。三、适时播种:由播种到收获需70-80天,当旬均温下降至21℃左右的40-50天间是生长的适期,在适期前1个月播种比较适宜。早秋堵淡栽培的,播期一般在6至7月,10月以后上市的可适当晚播。我市一般8月底播种,10月下旬至11月收获。四、培育壮苗:秋莴笋出苗难,播种时应适当增加播种量,一般每平方米苗床播种20至25克。要选择土壤肥沃、结构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并施腐熟的猪、鸡、鸭粪为基肥,地要整平打碎。浇足底水,播后撒细土(约0.5厘米),并用齿耙浅耙畦面使种子和土混合,并稍压紧,最后盖遮阳网或稻草保湿。或与小白菜混播,造成冷凉湿润的环境。播后搭荫棚的,每天上午8点盖严,下午5点揭开。温度过高时,可往荫棚上喷水降温,3天左右可出苗,早晚浇水,苗期要松土、除草、间苗1至2次。1-2叶时定苗,苗距3-4厘米。间苗后及时浇1次小水。定苗前3-4天浇1次小水,定苗后根据长势浇水,水量不宜过大,以防窜苗。五、合理密植:当苗龄25至30天,4至5片真叶时定植。要选用叶色正常、子叶完整、叶片平展、肥厚、节间短、无病害的苗定植。若苗龄过长,易造成未熟先抽苔。秋莴笋生长快、生长期短,可适当密植。一般株行距27至33厘米见方为宜,打穴不能深,要平,栽植时注意土不盖心,宜在下午栽。定植后,应勤浇水,轻浇定根水。六、重施基肥,及时追肥:底肥要足,每亩施腐熟菜籽饼150千克,复合肥50千克,人粪尿500-1000千克,地力越肥越好,活棵后应立即施速效氮肥。接着少浇水,浅中耕,促进根系发展。栽后20天,追人粪尿2000千克或尿素15-20千克,适当配施钾肥。当茎部开始膨大时,追第3次肥,每亩施人粪尿1500千克(或尿素10千克)、复合肥20千克。在收获前15天左右停施追肥。在笋茎膨大期,可喷洒500至800毫克/千克的青鲜素或350毫克/千克的矮壮素,能防止窜笋抽苔,增加茎重,提高莴笋的产量和质量。七、加强田间管理:第1次追肥要浅中耕,再结合追肥浇水。到长笋时要多浇水,或根据长势,轻追肥水。栽后15天左右蚜虫最多,要用吡虫啉、锐劲特等药防治,以后只要有虫就要喷药。莲座期蚜虫最易大发生,要注意防治。八、采收:一般栽后40天就可采收,每亩产量在3000-4000千克。凡是抽薹的应掐去薹后10天内收获。否则,会出现更多侧薹。九、贮藏加工:可以利用阳畦,也可用大棚来贮藏。贮藏畦宽1-1.3米,深50厘米,畦南北走向。贮藏应选无伤、无病,未抽薹的健壮莴笋,剥除外叶,留顶端7-8片叶,假植于畦内。假植时复土埋没莴笋的2/3,株间略留空隙,行距约10厘米,以利通风,白天遮荫,夜间放风。天冷时夜间覆盖草帘,温度控制在0℃左右。莴笋可加工腌制成盐莴笋或酱莴笋,还可干制成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