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芽生产中常发病症及防治措施

时间:2022-12-20 14:50:28 来源:网络 浏览:353次
一、种豆不发芽1、症状:种豆不发芽。2、发生原因:(1)陈豆。种豆贮存2年以上,或保存中受高温高湿而发生霉变。(2)残豆。如虫蛀豆、病豆、碎豆等丧失发芽能力。(3)生产条件不适宜。温度极低,水分不足,或浸水时间过长等造成。3、防治措施:(1)选择新鲜优质种豆,拣出病豆、碎豆。(2)浸泡种豆时,水温要适宜,浸种时间要合适。育芽环境温度要保持在25℃左右,每隔4~6小时淋一次水,水要淋透,但注意容器底部不能有积水。二、豆芽生长细弱1、症状:芽体细长而脆弱,真叶长出展开,呈现青绿色,严重影响豆芽的品质和价格。光和空气接触时间过长。(2)育芽容器内温度过高,豆芽生长过快,芽体细弱。(3)淋水过少,胚轴没有充分吸收水分满足生长。(4)采收过晚,豆芽生长时间过长。3、防治措施:(1)育芽容器上方遮荫物覆盖要严密,创造阴暗的育芽环境。(2)淋水要及时,水量要足,并适当调节水温,保持豆芽生长温度适宜,水分供应充足。(3)及时采收,防止豆芽老化。三、烂豆芽1、症状:由于病菌的侵染,豆芽先从下部开始腐烂,随着病菌繁殖,整个容器内豆芽全部感染腐烂,最终导致“烂缸”。2、发生原因:(1)种豆质量不合格。种豆中存在腐烂豆、虫蛀豆或破碎豆等,遇水后病菌易侵染而发生腐烂。(2)环境不清洁。生产豆芽的容器、工具以及容器上的覆盖物等不洁净,带有细菌或污染物。(3)淋水不洁净,尤其是含有大量有机物的水,易感染病菌,引起腐烂。3、防治措施:(1)精选种豆,剔除腐烂豆、破碎豆。(2)对生产场房、容器、工具等进行彻底消毒。一般用漂白粉或小苏打等溶液清洗。(3)淋水要清洁,淋水次数、水量、水温要按照豆芽要求进行操作。四、豆芽红根1、症状:豆芽根水浸状发红,影响豆芽的外感形态和产品质量。2、发生原因:(1)淋水时间间隔过长,水量不足,散热不及时,氧气缺乏,造成红根沤根。(2)水温不适宜,尤其高温季节,淋水温度偏高,散热效果差,易发生红根。3、防治措施:按时淋水,并掌握好水温、水量,使豆芽充分散热。五、坐缸1、症状:豆瓣大,豆芽细短,生长无力,育芽容器底部的豆芽发酸、发臭,排水孔常流出白浆。2、发生原因;(1)浸豆时间过长,种豆过胀,种豆内的养分外渗而防碍种子的发芽和正常生长。(2)容器排水不畅,底部有积水。3、防治措施:(1)根据不同豆类,不同季节,浸种时间要适宜。如,生产黄豆芽浸种时间:冬季为8小时,夏季4小时,春秋季5~6小时即可。(2)注意排水通畅,防止容器积水。六、豆芽长势不均匀1、症状:育芽容器四周与中央豆芽生长不一致。2、发生原因:采用普通的育芽设施,容器四周与中央的温度不一致造成。冬季,外界温度低,降低了容器四周豆芽的温度,使中间豆芽生长较快;夏季,容器中央豆芽散热透气差,四周豆芽比中央生长好。3、防治措施:(1)生产房建造要合理,尽量做到冬暖夏凉,并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2)冬季注意容器四周保温物要填实;夏季可通过淋水调节温度,改变长势不均的现象。七、烂芽窝1、症状:高温季节,在豆芽生长的中期,产生一团团“老鼠洞”状的烂芽窝,严重时会出现塌缸现象。2、发生原因:豆芽生长初期,由于豆芽子叶小,相互间的空隙小,产生的热量难以散发,而产生腐烂现象,一般容器中下部发生较重。3、防治措施:(1)豆摆放要疏松,尤其是容器的中部。(2)高温季节淋水要及时,淋水要透,充分降温。(3)一旦发现有烂芽窝时,要及时拔掉,防止进一步蔓延。八、根部发黑1、症状:根部发暗、发黑,芽茎颜色不鲜。2、发生原因:冬季生产,环境温度过低,淋水温度也偏低。3、防治措施:冬季提高环境温度和淋浇水的温度,以补充热量,使豆芽正常生长。九、豆芽根圆无尖1、症状:豆芽生长一切正常,但无根尖长出,根呈圆形,豆芽粗短。2、发生原因:无根激素喷洒不当,使用浓度过高或用量过大引起。3、防治措施:尽量不用无根豆芽激素,一旦使用应注意浓度和用量。作者单位:山东省海阳市农业局植保站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蔬菜科
评论
评论
发 布

《豆芽生产中常发病症及防治措施》内容对您是否有用,请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