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新品种秋早55高效栽培技术

时间:2022-12-20 14:51:04 来源:网络 浏览:126次
    根据大白菜周年需求的发展趋势,为了满足北方国庆节前后市场对大白菜的需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蔬菜科学研究所大白菜育种室开展了极早熟大白菜新品种的研制。育成了早熟、丰产、抗病一代杂种大白菜秋早55。2006年2月通过国家新品种审定。    1 特征特性    秋早55为秋早熟大白菜一代杂交种。生育期55天,熟性早,植株平展,叶色翠绿,叶柄白色,叶缘波折中密,生长势强,外叶7~8片,最大叶片长37cm。矮桩头球形,株高30.4cm,株幅65.0cm。叶球叠抱,倒卵圆形,结球极为紧实。球叶乳白,球高16.7cm,球宽15.2cm,球形指数1.1,单球重2.1kg左右,净菜率76.0kg以上,球叶数28片左右。田间鉴定抗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兼抗黑斑病;软叶率和含糖量高,粗纤维少,品质极佳;一般亩可产净菜6000kg左右。适于秋季早熟栽培,也可作为秋延后栽培。    2 栽培技术要点    2.1 播期 按照当地正常秋白菜播种期播种,由于秋早55具有播期范围大的特点,可以上市时期计算合适的播种期,延后10~30天播种,均可正常结球。在陕西关中东部地区的适宜播期为8月8日至9月5日,西部地区为8月5~30日,榆林和延安地区7月20日至8月10日左右,陕南地区8月8日至9月20日。遇到高温干旱天气正常播期可推后2~3天。育苗移栽时按各地适宜播期提早20天左右。    2.2 播种量及留苗密度 一般采用直播,点(穴)播,每穴播4~5粒种子,亩播量30~50g;条播,亩播量150g;在茬口不能及时腾出时,也可采用育苗移栽,亩播量15g左右。正常菜田每亩留苗3300株,远郊新菜区及肥力差的田块可增加到4000株/亩。    2.3 栽培方式 一般采用小高垄单行栽培,垄高20cm,底宽30cm,垄距50cm,远郊地区可实行平畦双行栽培。育苗移栽一般在3~4叶期进行,要求小苗带土坨定植。株行距50cm×30~40cm。    2.4 肥水管理 由于秋早55属于边生长边充心的生长类型,要求肥水连续增量供应,因此要重施基肥,一般结合整地每亩施优质腐熟有机肥4000kg。定植缓苗后结合灌水每亩施尿素5~6kg或碳酸氢氨8kg,进入莲座期后,亩追施尿素15kg。结球前期再结合灌水,亩追施硫酸铵或尿素15~20kg,有条件的地方在包心前期可同时追施人粪尿1次,亩施700~800kg。注意气温较高时,不宜追施人粪尿,防止加剧软腐病的发生。    浇水的原则是前多后少,小水勤灌,见干见湿,切忌大水漫灌。定植后及时灌水,第一水不能过大过多,并注意浇水后及时中耕松土,加速缓苗。生长前期气温高、干旱,应适当多浇水,一般10天左右浇水一次。成球后减少或停止浇水,浇灌应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进行为宜。    2.5 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 出苗后及时间开堆堆苗,分次间苗,保证苗全苗壮,苗期和结球前期要预防蚜虫、菜青虫、小菜蛾等危害,可用扑虱蚜、一遍净、灭虫丁、杜邦安打等药剂进行防治。平畦栽培时,生长后期要预防软腐病和“夹皮烂”发生,一般随水施用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等抗生素类农药预防,出现病株后要及时拔除,并撒粉消毒石灰粉等进行防治,特别是感病株在上水口位置时,要将全部根系挖除,防止传播。    2.6 采收 当田间80%植株叶球紧实时,就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收获。若要进行冬贮,可通过延迟播期的方式进行生产,但播种时间的选择上,应保证在播种后必须有50天适宜生长时间。
评论
评论
发 布

《大白菜新品种秋早55高效栽培技术》内容对您是否有用,请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