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花期重防灰霉病

时间:2022-12-20 14:58:37 来源:网络 浏览:132次
    灰霉病是对草莓开花后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真菌病害,在露地和保护地中均可发病,保护地草莓发病尤为严重。因为灰霉病造成烂果一般可减产10%~30%,重者50%以上。早期可感染叶柄、叶片、花蕾和果柄,但以果实发病为主,在浆果成熟期症状最明显。    1 危害症状    叶片和果柄发病 病部产生褐色或暗褐色水渍状病斑,有时病斑略具轮纹,湿润时叶背出现乳白色绒毛状菌丝团。    花蕾和花柄发病 花瓣变成暗褐色,病斑常环绕叶柄、果柄,以后蔓延枯死。    果实发病 病菌先侵害小果,与土面接触的果面先发病,后沿果梗蔓延到花序梗,干腐枯死。侵害已转色的果实时,初期出现油渍状褐色小斑点,湿度大时迅速扩大,浆果腐烂,果肉变软,密生灰霉。另外,病菌还能在被害植株上形成扁平型黑色鼠粪状的菌核。    2 发病规律    该病致病菌为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属的灰霉菌。病原菌以菌丝体、菌核和分生孢子的形态在病组织中越冬,借风力和雨水传播浸染。在气温20℃,相对湿度60%以上,连阴雨、灌水过多、地膜积水、施氮过多、栽植过密以及棚内通风透光不良等情况,均可诱发该病。在保护地栽培中,稳定在12~13℃以上,湿度大的白天容易发病,夜间温度在10℃以下时不易发病。发病初期一般在2月上旬,3~4月达到高峰,露地草莓在果实采收期的5月份达到发病高峰。    3 防治方法    此病一旦染上很难彻底根除,应以农艺防治为主,化学药剂防治为辅。    农业防治 避免过多施用氮肥和灌水过多,增施磷钾肥,适当稀植,控制植株过旺生长,保证通风透光良好。保护地采用高垄滴灌栽培管理技术可降低发病率。    选用抗病品种进行地膜覆盖或果实垫草,防治果实与地面接触,越冬前和越冬后各进行1次去底叶工作,把老叶、枯叶清除干净,集中销毁。    药剂处理土壤,定植前每亩撒施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6千克耙入土中防病效果好。    生态防治 保护地栽培,可在开花和果实生长期加大放风量,使棚内湿度降至50%以下,将棚内温度提高到35℃,闷棚2小时,然后放风降温,连续闷棚2~3次,除了防治灰霉病害之外,对白粉病也有一定的抑制效果。    药剂防治 花序显露至开花前,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等量式波尔多液200倍液、多氧霉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施加乐悬浮剂1000倍、10%世高水剂1500倍以及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等,每隔7~10天喷土次,连续2~3次,可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评论
评论
发 布

《草莓花期重防灰霉病》内容对您是否有用,请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