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育苗与栽培技术
时间:2022-12-20 15:16:58
来源:网络
浏览:167次
五味子[Schisandrachinensis(Turcz.)Baill.]为木兰科、五味子属,是著名的中药材,被列为黑龙江省北药开发战略的重要药材之一。它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华北、湖北、湖南、江西、四川也有分布。五味子以果实入药,浆果肉质、球形、深红色,可治肺虚、咳喘、泄痢、盗汗等。国家实行天然森保护工程后,人们对五味子的开发利用也随之引起重视,逐渐开始了育苗栽培等各项研究开发工作,现将五味子育苗与栽培技术简述如下。1育苗技术1.1采种9月中下旬采种,堆沤几天,然后水选,捞出阴干,备用。山上采摘的种子不能用于育苗。1.2 种子处理1月上中旬处理,采用沙积法,温度10~15℃,处理时要随时检查,特别是进入播种期尤为重要。裂口率达30%左右即可播种。1.3播种播种量25~30g/平方米,每亩350~400株,覆土厚度1.0~1.5cm,播种时间为5月上旬。1.4田间管理出苗前做好遮阳棚,待出苗时开始遮阳,全光育苗效果不好,透光率在30%~40%以下为宜。除草以人工为主,因五味子幼苗顶芽对有些除草剂敏感不宜使用。当年生长量一般不超过10cm,不足10~15cm应当覆土越冬,再培育1年用于建园。2栽培技术2.1建园2.1.1选择较好的地块建园选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窝风处,做好区划工作便于管理。选苗标准以根系发达、生长良好、无机械损伤和病虫害为主。2.1.2栽植定植时间在4月中下旬,栽植密度一般株行为0.6×2m。定植后第2年进行搭架、牵蔓、绑缚、去萌,完成建园的后期成型工作。2.1.3田间管理栽后翌年要灌1次催芽水,结合灌水可追肥,以磷肥为主,氮磷相结合的肥。中耕除草以人工为主,一般不用化学除草剂。整形与修剪的原则是:留强壮主蔓,确保合理利用空间;去老留少;留中长枝,去短枝和基生枝;去病弱、过密和衰老枝。2.2 半野生栽培在林地中利用小乔木和灌木为生物支架进行五味子的栽培。将过密的小灌木如榛柴、胡枝子、忍冬等清除,上层小乔木郁闭度不应超过0.4,保留野生五味子群。定植应栽2~3年生五味子苗木。密度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在5000株左右,其田间管理比建园方式简单,只需头两年进行中耕除草、松土,以后只注重修枝整形。2.3野生资源改良栽培原天然分布五味子多的地带,可进行野生资源改良栽培,在五味子不足的地段补上苗木,使其达到合理的密度。若进行改造也可能栽培成林,但一般认为这样不利于天然林保护。3问题与讨论3.1五味子人工栽培是发展北药的重要途径,它不仅保护生态环境,也有利于为人类造福。因此需要我们珍视这一宝贵资源,使五味子生产达到良性循环。3.2五味子栽培应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不仅进行人工栽培,也可进行半野生栽培或野生资源改良栽培。3.3在林内栽培五味子的原则是防止五味子泛滥成灾,造成生物平衡的失调。在个别的半野生栽培地块内,五味子等将红松、黄菠萝、水曲柳等树种幼树(3~5m高)全部覆盖缠绕而压倒,加上不合理的采摘导致全部死亡,有的林区内下层树木几乎全部压倒死亡。所以,在半野生栽培地块应该解决好五味子开发与周围生物共存的关系。3.4五味子栽培面积不能盲目过大,反对一哄而上,以防造成过剩,阻碍五味子的开发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