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低产林改造技术
时间:2022-12-20 15:03:54
来源:网络
浏览:197次
云南核桃种植面积约700万亩,年产坚果7.5万吨,是云南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干果经济林。从总体看,云南核桃单产:低、品质差、效益不高、市场供给不足等问题,仍未得到很好解决。其产量与国标GB7907~87泡核桃成林丰产园(树)坚果产量指标相比较,云南核桃成林平均单产仅为国标的11%。如果云南核桃有50%的面积平均单产达到国标要求的50%,全省核桃总产可达39.6万吨,产量增长4.28倍,产值可增收数十亿兀。 一、低产核桃林的成因 1.良繁体系不健全,良种得不到有效推广应用 由于长期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人员素质和人们传统实生繁殖的影响,核桃品种比较混杂。少数地区至今仍用泡核桃种子繁殖,后代变异性大,劣多优少;有些地区在培育核桃嫁接苗时,接穗中混夹绵核桃和铁核桃枝条,嫁接苗良种纯度低,品种良莠不齐;云南省选育的杂交早实核桃新品种,由于资金短缺,也得不到积极推广应用。 2.经营管理粗放 核桃结果年限长,投产慢,需要较精细的管理。但近十多年来,在干果基地建设、扶贫攻坚项目及退耕还林工程营造的核桃林,由于建设经费严重不足,没有幼林抚育管护费。种植后管理十分粗放,缺乏必要的垦覆、施肥、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和有效保护,导致栽植多、成活少、保存率低、生长差、结果迟、产量低、品质差、经济效益低等状况。 3.种植地选择不合理 核桃生长发育需要深厚肥沃的土壤和良好的水肥条件,但是大部分核桃种植在贫瘠干旱地或陡坡地上,立地条件差,加之无相应的改土措施,均易形成核桃低产林。 4.病虫危害严重 危害核桃树的病虫种类繁多,由于缺少有效的防治措施,病虫害严重,造成大面积减产。 二、低产核桃林改造的主要措施 1.高接良种 对低产核桃林中的劣株,以及混杂的绵核桃、铁核桃,选用泡核桃良种接穗,进行高接换种。改造用的穗条应从专门的核桃良种采穗圃或良种盛果期健壮母树上采集,要求接穗健壮,芽体饱满,直径粗1厘米左右,最好从一年生木质化枝上剪取,打捆后沙藏或蜡封贮藏。采集时间为树体休眠期,云南地区12月至1月,北方地区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嫁接时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选出中心干及其它需要的嫁接枝,每株嫁接4~10枝,除重叠枝、交叉枝外,基部直径1.5厘米以上的枝干均可嫁接。嫁接部位尽量靠近骨干枝和中心干。嫁接方法采用插皮接或劈接。嫁接时间为树液开始流动后20~30天。接后用长20~25厘米,宽5~10厘米的塑料袋套在接穗外面。塑料袋外面再用旧报纸遮荫,在树干基部用手锯斜拉至木质部“放水”。接穗萌芽后先将塑料袋扎1~2个小孔通风,待新芽长 10厘米左右时解袋。嫁接未成活的枝,在枝上选留1个强壮新梢,于5、6月间新梢半木质化时进行方块芽接。 嫁接成活后要及时抹除砧木萌芽,待新梢长20~30厘米时绑设支柱扶干,具体做法:用一根粗壮长枝,一头绑在砧木接口的枝条上,另一头绑在接穗萌发的枝条上,防止风折。在接穗绑扎处出现勒痕时(嫁接当年6~8月),可用刀在绑扎部位接口对面,将塑料绑条切断,以利枝条增粗生长。 2.强化土肥管理 对地势平缓、土壤条件差的核桃林,每年冬季应在核桃树周围进行深翻扩穴,深度50~60厘米。对坡度较大的核桃林,要修筑梯田或鱼鳞坑。每年结合深翻进行施肥,亩施农家肥1500~2000公斤,复合肥40~50公斤;生长季节追肥2~3次,每次亩施硫酸钾和磷酸二铵各30~40公斤。一般要求第四年完成全园深翻。每年秋末冬初进行树盘覆草,每株覆草厚度20厘米,以保蓄土壤水分。 3.整形修剪 对树体衰弱、树龄偏老、病虫危害严重的核桃树,要进行大枝回缩更新复壮修剪,以促发新枝,形成新的树冠。高接换种的核桃林,接后1~3年要培养好各级骨干枝,原则上不疏剪,对骨干枝进行轻剪,其它枝短剪,促发新枝,快速恢复树冠。第三年以后,修剪的主要目的是调节各级骨干枝,维持树体平衡,适度疏剪,培养结果枝组,继续对骨干枝进行中度短剪,对下垂枝在健壮分叉枝处回缩。对辅养枝、徒长枝采用缓放处理,待其上发枝后进行回缩,培养结果枝组。及时剪除交叉、重叠枝、密生枝、病虫枝,修剪下的枝条要及时清理。 4.病虫害防治 云南核桃主要病害有核桃黑斑病、炭疽病、枯枝病等。主要害虫有木蠹蛾、天牛等蛀干害虫,以及金龟子、金花虫等食叶害虫。在防治上采取综合防治法,抓住关键时期,控制病虫危害。冬季剪除病虫枝、弱枝、枯枝及清除病虫越冬茧、僵果,刮除病斑、老树皮、粗皮,集中带出园外销毁。此外,冬季应树干涂白,早春树体萌芽前喷5度波美石硫合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