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灾后玉米减灾增产技术对策
时间:2022-12-20 15:07:52
来源:网络
浏览:98次
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对四川汶川、北川、绵竹、什邡、青川、都江堰等地区造成极为严重的自然灾害。这些区域多属于盆周山地和高原玉米主产区,玉米既是口粮,又是饲料粮,因此抓好玉米生产直接关系到这些地区的粮食安全和灾后重建工作。通过电话对部分灾区和周边地区进行了初步调查,并结合多年对灾区玉米生产的了解,提出四川地震灾害后玉米减灾增产技术对策如下。现阶段灾区玉米正处于苗期,是玉米栽培管理的关键时期,必须及时加强田间管理,应重点抓好以下工作:及时抢收前作,保证玉米减灾增产时空条件。当前,在加强抗震减灾的同时,应组织人员抓紧晴好天气抢收小春作物。由于四川灾区玉米多与小麦、马铃薯等作物间套种植,应及时抢收已成熟的小春作物,可为玉米增产提供较好的时空条件,特别是在今年小春作物前期遭受雨雪冰冻灾害,收获期推迟10~15天的情况下,及时抢收对下茬玉米尤为重要。与此同时,还可避免因地震带来降水偏多而导致小春粮食作物未及时收获发生霉烂损失,保证粮食生产的“半年粮”,为灾区农民重建家园做好粮食储备。匀苗定苗,追施苗肥。苗期管理的目标是苗全、苗齐、苗壮。对直播田块和移栽未定苗田块要及时匀苗、定苗。目前气温较高、湿度较大,玉米苗生长旺盛,穴内株间竞争加剧,及时匀苗可减少弱小苗。匀苗后再进行追肥促壮管理,由于灾后连续降雨,土壤墒情好,可改变传统的肥水追苗肥为干穴施用,以减轻劳动强度。具体措施是:在两株玉米之间撬窝或窄行间开沟施肥,施肥量为亩用过磷酸钙20~25公斤、尿素5~10公斤,可根据田间长势,调整施肥数量。清理田间,除涝防倒。由于地震灾害导致山体滑坡和连续降雨,对受山体滑坡影响较小的田块,要及时清理田间石块,扶正被泥土填埋的部分植株,严重的还应清洗叶片,以利于植株正常生长。同时,对排水受影响的田块,应对田间四周和厢沟进行清淤,保持排水畅通,降低田间湿度,防治植株倒伏。针对可能诱发的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当前田间湿度增大,温度持续增高,可能诱发玉米纹枯病、茎腐病和南方锈病及大小叶斑病。在结合耕作措施进行田间排湿基础上,可用20%井岗霉素可湿性粉剂防治纹枯病(亩用50克,兑水50公斤喷雾),用50%多菌灵粉剂防治茎腐病(亩用100克,兑水50公斤喷雾),用43%好力克乳剂防治叶斑病(亩用量15毫升,兑水50公斤喷雾)。同时,应注意对玉米螟的防治,可亩用50%锐劲特乳剂30毫升兑细沙2公斤点心;或者亩用白僵菌粉剂20克兑细沙2公斤点心。及时补种,加强配套技术落实。对受损失十分严重的玉米田块和稻田受损无法蓄水的田块,要及早准备补种和改种玉米。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播期试验结果,补播和改种越早越好,补种和改种时间最迟在6月5日前,平均亩产可达到375.3公斤,每推迟1天平均减产10.2公斤。最好选择中熟、抗逆性强(抗叶斑病、锈病以及耐高温干旱)的品种,如成单30、川单13等,不要选择早熟品种。种植密度应比春播玉米增加500~1000株/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