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稻本田施肥技术

时间:2022-12-20 15:08:53 来源:网络 浏览:106次
    杂交水稻在生理上具有杂交优势,表现为根系发达,前期和中期生长势强。在施肥不足的情况下吸肥水平都超过施肥水平,说明杂交水稻对稻田潜在养分利用能力强。    除对钾素的需要量较多之外,杂交稻单位稻谷产量所需的养分与常规稻差异不大,据测定,每生产100kg稻谷(谷草比为1:1),需要吸收N 1.5~1.9kg、P2O5 0.8~1.0kg、K20 1.8~3.8kg,三者的比例约为2:1:3。    在不同生育时期,杂交稻吸收养分的数量和比例不尽相同,对氮的吸收,以返青后至分蘖盛期最高,约占全生育期吸收总量的50%~60%,幼穗发育期次之,约占30%~40%,结实成熟期仍占10%~20%,高于常规稻,表明杂交水稻后期仍要吸收相当数量的氮;对磷的吸收,以幼穗发育期最多,占总吸收量的50%左右,结实成熟期吸收15%~20%;对钾的吸收仍以分蘖期和幼穗分化期最多,占全生育期的90%以上,抽穗后吸收量很少。但因杂交水稻栽播密度稀和基本苗少,前期需要较高的供肥强度才能发挥单株吸肥的优势。    与常规稻一样,无论是籼稻类型还是粳稻类型,杂交水稻作单季晚稻种植都有两个吸肥高峰,杂交早稻则不太明显。    杂交稻一般采用早发、中稳、后健的施肥方法,即施足基肥和分蘖肥,基肥大多是有机肥、化肥结合施用,这样一方面通过化肥能使移栽后土壤供肥强度迅速提高,另一方面通过有机肥能达到养分的持续供应,以使在栽插密度较稀的情况下增强分蘖势,很快达到分蘖的苗数;穗肥的施用即以轻肥吊穗及使用少量复合肥料作为保花肥,这样使中期叶色-直比较稳定。    底肥的用量和比例应根据土壤肥力、土壤种类、品种特性和施肥水平而定。土壤肥力低的底肥用量和比例可适当增加,土壤肥力高的则适当减少;土壤深厚的粘性土,保肥力强,用量和比例适当增加,而土壤浅薄的沙性土,保肥力差,用量和比例适当减少;施肥水平高的用量和比例适当增加,反之则适当减少。一般杂交中稻的底肥约占总施肥量的70%左右,迟栽田可采取底追一道清施肥法。    水稻对一些微量元素如锰、锌、硼、铜等的吸收量很少,但这些微量元素对其生理代谢十分重要,一旦缺少将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如一些深脚、冷浸田出现坐蔸就是由于缺锌所致。因此,在缺微素的田块,应注意微肥的施用。 
评论
评论
发 布

《杂交稻本田施肥技术》内容对您是否有用,请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