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曲霉菌

时间:2022-12-20 15:17:52 来源:网络 浏览:375次
曲霉菌A.spergillusnigervanTieghem,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目,曲霉属。该霉菌是食用菌菌种生产中的一种常见污染杂菌,曲霉种类多,生长速度快,黄曲霉多发生在试管菌种生产及保存过程中的棉花塞上,在栽培过程中,培养料及原种母种生产过程中以黑曲霉发生较多。症状培养料染曲霉菌后,料面或棉花塞上长出黑色或黄绿色的颗粒状霉层,即分生孢子链团,菌落呈粗粉粒状。曲霉菌与菌丝争夺基质营养,并且分泌有机酸和毒素,抑制菌丝生长。病原该病菌的无性世代属于半知菌亚门,包括黄曲霉菌和黑曲霉菌两种病菌。在马铃薯蔗糖琼脂平板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颜色不一样,黑曲霉菌的菌落为灰白色,绒状,逐渐转为黑色,在培养基上出现鲜黄色着色区。菌丝透明,有分枝和分隔,有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直立生长,在梗顶形成分生孢子头,分生孢子短棒状,梗顶串生分生孢子。发病特点曲霉病菌分布广泛,多生活在有机质中,经气流传播,在菌种生产中培养基灭种不彻底,会引起曲霉菌的污染。曲霉菌生长适温为20-35℃,相对湿度为65%-85%之间,ph值近中性。栽培过程中,培养料含水量偏高,空气湿度较高,栽培室通风不良有利于曲霉菌的污染。试管菌种保存在通风不良温度高的环境下,其棉花塞上容易发生曲霉菌。防治方法(1)在配制培养料时,严格控制水分的含量。加入2%左右的石灰、1%的石膏和0.1%-0.2%的多菌灵,最好进行2次发酵。(2)待生产结束后,栽培场地要及时进行消毒,清理各种杂物。用10%的新鲜石灰水涂刷墙壁、房顶及床架等用具,再在地面上撒生石灰粉,在栽培期间,定期喷洒脱0.1%高锰酸钾或3%-5%石炭酸,一般5-6天一次。(3)化学防治发现菌床培养料上或菌袋两端发生少量霉菌时,及时用0.1%甲基托布津、0.1%-0.2%代森锌或0.1%-0.2%多菌灵喷洒被害部位,可防止分生孢子扩散蔓延,也可用2%甲醛和5%石炭酸混合液处理侵染部位能抑制杂菌生长。常用药剂甲基托布津、代森锌、多菌灵。
评论
评论
发 布

《茯苓曲霉菌》内容对您是否有用,请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