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棉2号(棉花)

时间:2022-12-20 15:11:45 来源:网络 浏览:120次
   酒棉2号是甘肃省酒泉地区农科所棉花试验站选用早熟、丰产、高衣分品系77-118,与抗病、晚熟品种中棉所16进和有性杂交,经系谱选择,定向培育而成的棉花新品种。2001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该品种适宜甘肃省河西走廊棉区以及新疆、内蒙古额济纳旗和宁夏等地种植。1 主要特征特性 该品种属特早熟陆地棉、全生育期138天,霜前花比率83.8%。出苗快而整齐,前期生产发育快,中期长势强,植株筒型,植株筒型,紧凑,株高58.0-64.9厘米,果枝I-II型,第一果枝着生节位3.5,单株果枝层数8层。叶片中等偏小,叶背有茸毛,叶色淡绿色,叶形普通掌状3-5裂,缺刻浅,皱褶明显。单株结铃数5.1-8.2个,内围铃多而集中,铃大,呈圆形,有尖,铃室4-5个,霜前平均单铃重6.0克,铃壳薄,吐絮畅,含絮力强,棉絮洁白有丝光,易拾摘。籽粒白色,梨形,籽指12.3克。各试验点次皮棉样经农业部棉纤维检测中心测定结果,2.5%跨长28.9mm,长度整齐度50.4%,断裂比强度19.6cN/tex,麦克隆值3.8。经甘肃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在枯萎病自然病圃内收获期剖秆分级检查,枯萎病平均发病率5.4%,剖秆病情指数2.1,比感病对照新陆早7号分别低74.1和63.4个百分点,比抗病对照酒棉1号高0.9和0.3个百分点,与酒棉1号间差异不显著,同属高抗枯萎病品种。2 产量表现 1999-2000年参加甘肃省棉花新品种(系)区域试验,两年平均公顷单产籽棉4983千克、皮棉1911千克,比对照品种新陆早7号分别增产21.1%和24.4%,籽、皮棉平均产量均居9个参试品种的第一位。且产量稳定,两年6个试点中有5个点比对照新陆早7号增产,只有一点减产。2000-2001年参加生产试验和示范,平均公顷单产籽棉5436千克、皮棉2136千克,分别比对照新陆早7号增产4.6%和11.3%。3 栽培要点 适期早播,均匀留苗 甘肃河西走廊棉区以4月上中旬播种为宜,为争一播全苗,争早苗,育壮苗,每公顷留苗16.5万-18.0万株。平衡施肥,科学灌水 在常规基施优质肥料基础上,要早施、重施花铃肥,补施盖顶肥,防止棉株后期脱肥,造成减产,并视棉花长势长相,及时喷施叶面肥,全生育期N:P:K以1:0.67:0.3为宜。花期前后灌头水,以后间隔15-25天灌水一次,全生育期灌水3-4次。及时整枝,科学调控 第一果枝明显时及时整枝,7月上中旬打顶,留果枝8-10层。要科学化控,调控结合,掌握“早控、轻控、勤控”的原则,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助壮素、矮壮素等)于蕾期、花铃期调控3-4次。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对危害较重的棉花蚜虫、红蜘蛛、棉铃虫等害虫,根据其发生规律,做好预测预报,做到早发现,早防治。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防治的原则,尽量避免或推迟全田化学农药喷雾,采取隐蔽施药等方法,保护利用天敌,降低防治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评论
评论
发 布

《酒棉2号(棉花)》内容对您是否有用,请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