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黄瓜霜霉病与细菌性角斑病的区别及防治

时间:2022-12-20 14:39:14 来源:网络 浏览:122次

近几年来,随着大棚黄瓜面积的不断扩大,某些大田条件下的次要病害,在保护地条件下则上升为主要病害,菜农往往由于误诊,延误防治而造成经济损失,如黄瓜霜霉病(真菌性病害)与细菌性角斑病(细菌性病害)田间症状非常相似,生产上难以区分,常常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在生产上一定要重视对“两病”的防治。现将两病的区别及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一、两病的区别

二、两病的发病条件 1.黄瓜霜霉病 病菌萌发适宜温度为15~25℃,湿度为83%以上,这个条件也正符合黄瓜生育的条件,所以极容易发病。特别是大棚栽培,相对封闭,昼夜温差大,相对湿度高,植株上易凝结水滴,形成水膜,为喜湿性黄瓜霜霉病的发生、发展和危害提供了条件,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病菌2h即完成侵入引起发病。4h就可发生黑色霉层,布满整个叶片,尤其是温湿度控制不好,放风不当,或傍晚浇水,对病菌侵入特别有利。 2.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致死温度49~50℃(10min)。病菌在种子内或随病株残体留在土壤中越冬,通过雨水、昆虫和农事操作等途径传播。如播种带菌种子,种子萌发时即侵染子叶。在子叶背面病斑上产生乳白色菌脓,通过风雨及昆虫等传播,进行再侵染。

三、综合防治两病 1.选用优良的抗病品种 可选用津春4号、津研2号、6号及津早3号、黑油条等黄瓜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产量高、质量优。 2.加强栽培管理 一是选留无病种子或进行种子消毒,播前用50℃恒温水浸种20min,再催芽播种。二是采用营养钵育苗,前期以增温为主,根据气候变化,控制好苗床温湿度,移栽前加强低温炼苗,增强抗病力。三是与非瓜类蔬菜实行轮作,可大大减少土壤中的病菌。四是按时摘除褪色的底叶、老叶,后期及时打顶,减少营养损耗。 3.叶面喷肥 注意生态防治,降低大棚湿度,适量喷洒微量元素和植物生长素及各种肥料,每7~10天喷施1次,连喷3~4次。可明显增强黄瓜自身的抗病能力。 4.药剂防治 防治霜霉病常用的药剂有: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69%安克锰锌交替使用,效果较好。防治细菌性角斑病常用药剂有:DT杀菌剂500倍液,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以上药剂交替使用,每隔4~5天喷1次,连喷3~4次。

四、在用药剂防治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喷药*选择晴天进行,打药前先通风,待叶面水滴风干后再喷雾。 2.喷雾时应做到既不漏喷也不重喷。 3.喷雾时一定要从瓜秧的下部往上喷,重点喷打叶片的背面。 4.喷雾时要适当加入展着剂,如害立平、高脂膜等,以提高防治效果。

评论
评论
发 布

《大棚黄瓜霜霉病与细菌性角斑病的区别及防治》内容对您是否有用,请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