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保护地春提早无公害生产技术
一、选用优良品种
保护地栽培主要是气温低、光照差、易感病等,栽培中根据市场需求选用耐低温,耐弱光,抗病性强的高产优质品种。本地近年来主要栽培的品种有:寒月、新超越、富豪先锋等。
二、及时育苗
育苗时间要根据定植时间推算,本地黄瓜春提早定植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苗龄一般在35天左右,育苗时间在1月中旬至2月上旬。
三、苗床准备
要进行轮作倒茬,育苗前10-15天开始烤棚,播种前一个星期进行温室及苗床消毒(可用50%的多菌灵300-500倍液在温室内和苗床进行喷雾)。
四、营养土准备
选用不同茬口的园土或葱蒜地土和充分腐熟的有机肥,碾碎过筛后,按3:1的比例混合均匀,同时每100公斤混合土中加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50克混匀堆放备用。
五、种子处理
温汤浸种:把种子放入55℃热水中,不断搅拌,维持水温均匀浸泡15分钟,将种子捞出后放置常温水中浸泡6-8小时,捞出洗干净,置于25-28℃条件下催芽。
多菌灵液浸种:先用清水浸种3~4小时,再放入40﹪多菌灵可湿粉剂400倍~600倍溶液中浸泡2.5小时,捞出后置于25-28℃条件下催芽。
六、及时播种
播种前将备好的营养土装满10x10厘米塑料袋的3/4,在苗床整齐摆放。当催芽种子70%以上露白时即可将种子播在准备好的塑料袋中。播种前先将塑料袋中的营养土浇透水,然后将种子播在营养土上,覆营养土1.2厘米,覆盖地膜。当70﹪幼苗顶土时撤除覆盖物。
七、苗期管理
1、温度:播种至齐苗期温度要高,白天温度在25-30℃,夜间在15-20℃,不低于12℃;子叶期白天温度23-25℃,夜间13-15℃,不低于10℃;生长期温度白天25-30℃,夜间14-16℃,不低于10℃;炼苗期白天20-25℃,夜间12-14℃,不低于10℃;定植前5-7天,白天15-20℃,夜间13-16℃,不低于10℃。
2、光照:出苗后随着植株的长大,对光照要求增加,要采取清洁膜面、及时揭盖覆盖物,增加增光设施等延长光照时间。
3、水分:苗期要控水,不旱不浇,可喷洒0.2﹪磷酸二氢钾加0.1﹪尿素混合液2~3次。
八、定植
定植的温室于上年入冬前,结合深翻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5000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定植前结合整地亩施磷酸二铵20公斤,尿素10公斤,硫酸钾15公斤起垄,垅上覆盖地膜。在10厘米土温达到15℃、温室气温达到30℃后定植,选择晴天定植,株距30~35厘米,行距50厘米,将苗定植在垄肩的2∕3处,定植后及时浇20℃左右的定植水。
九、田间管理
1、温度
定植后温室内白天23℃~25℃,夜晚不低于12℃,促进缓苗。及时中耕,前深后浅,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开花座果期,白天25℃~30℃,夜晚不低于15℃。
2、光照
保持膜面清洁,及时揭盖保温覆盖物,争取*长光照时间。
3、空气湿度
生产上通过通风、换气排湿、温度调控等措施,把湿度控制在*指标范围内,缓苗期80﹪~90﹪、开花结果期60﹪~70﹪、结果期50﹪~60﹪。
4、肥水管理
定植后及时浇水,3~5天后浇缓苗水。当黄瓜长到大拇指大小前不浇大水,此后随着瓜的膨大,外界气温升高,需水量加大,浇水次数增加。进入采收期掌握见干见湿的方法浇水,每采收*,结合浇水施入黄金钾10公斤∕亩,还可以进行叶面追肥。
5、植株调整
10-12片叶时,用绳吊秧,及时绑蔓、除去侧枝、卷须和雄花,打去植株下部老叶、黄叶和病叶。
十、病虫害防治
1、选用抗病优质品种
2、轮作倒茬
实行严格轮作制度,与非葫芦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
3、科学施肥
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增施充分腐熟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防止土壤富营养化。
4、生物防治
积极保护利用天敌防治病虫害。利用植物源农药如藜芦碱、苦参碱、印棟素等和生物源农药如齐墩螨素、新植霉素等防治病虫害。
5、物理防治
温棚内运用黄板诱杀有翅蚜、潜叶蝇、白粉虱等,每亩悬挂黄色粘虫板20~30块。防风口用防虫网封闭,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6、生态防治
高温闷棚:有条件的可采用高温闷棚的方法,以杀灭多种病害的病源。选择晴天中午进行闷棚,棚内顶部温度38℃维持2小时。注意在闷棚前*应浇*水,当棚内顶部温度超过38℃时,应通风降温。
通风降湿:注意通风降湿,尤其遇到连续阴雨天,要加强通风降湿,防止霜霉病等病害发生。
7、化学防治
做到早防早治,合理用药,选用低毒高效农药,交替使用,严格控制农药安全间隔期。
8、及时采收
及时采收,减轻植株负担,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9、清洁田园
将残枝败叶和杂草清理干净,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病虫源,减轻病虫害发生。